分類
漢醫 牙醫 經脈

我看針灸

《 圖說中醫—針灸》、《黃龍祥看針灸》這兩本書,有不少值得牙醫師參考的內容,甚至邊讀邊生起「這根本是寫給牙醫師看的針灸教科書吧!」的感受

學習針灸以來,一直對古典針灸有興趣,覺得如果能明白古籍上的內容,並實作操演出來,那麼應該算是懂最基礎的針灸了。源流弄懂之後,即便後世的針法再怎樣變化,也會容易上手吧!因為來龍去脈都清楚了,也就能看出新法的特性與弊端在哪。

先前曾在臉書讀到,黃龍祥教授經絡講座的文稿摘要,蓋略談論了他在針灸文獻領域的研究成果(《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後來也入手了黃龍祥教授的幾本著作,如《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中國古典針灸學大綱》、《 圖說中醫—針灸》、《黃龍祥看針灸》等,作為工具書參考。

前幾個月,一邊讀《難經》時,一邊參照《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與《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尤其第三章〈扁鵲醫學與脈之離合—從診脈到血脈、經脈理論的建立〉)的部分內容,更清晰地理解了經脈與脈診的源流。

這幾天,也把《 圖說中醫—針灸》、《黃龍祥看針灸》這兩本針灸基礎介紹書讀完,裡面有不少值得牙醫師參考的內容,甚至邊讀邊生起「這根本是寫給牙醫師看的針灸教材吧!」的感受。

《黃龍祥看針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可惜的是該書臺灣竟沒有出版社引進出版!費了一翻功夫才找到正版的絕版品。以下選錄部分內容,改用本人文字描述,並加上個人觀點評論與其他資料統整解說,與各位讀者分享(合理引用)。盼將來有一日《黃龍祥看針灸》能在臺灣出版,讓對針灸有興趣的牙醫師都能買得到。

針灸起源

學習針灸的醫師,在看到針灸的療效之後,或許會開始好奇背後的機制原理是怎麼一回事。

古代也應當發生過相似的情況,醫者們隨著其背景文化、當代的哲學思想,以及累積的診療經驗與對生命現象的觀察,設計出相應的理論來解釋,也根據理論創造、或挑選了相應的治療技術環節。

以下摘錄《看針灸》一書中,黃龍祥教授蒐集來的牙科針刺遠隔治療案例。

現代牙科顳顎關節症案例

在1950年代末期,中國的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女醫師,開創了現代第一個不靠麻醉藥物,只以針刺止痛的扁桃腺摘除手術,而且成功。發現針刺具有麻醉效果以後,因為有節省麻醉藥物的優點,許多中國醫院也逐步引入使用(近來已歸於沉寂)。1974年,上海第二醫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預計為一位無法張口的患者,在針灸麻醉下施行顳顎關節形成術。當在合谷穴行針刺麻醉誘導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患者的嘴巴突然張開,手術便臨時取消。

1986年,日本某西醫院,案例:老婦人,無法張口進食,經多種治療無效。嘗試針右手合谷穴,針刺後就能開口了。

現代牙醫學至今還沒能瞭解第一二掌骨底之間的合谷穴,究竟和顳顎關節之間有著什麼樣的聯繫。即便還無法解釋出特效機制的原理,仍不妨礙針灸成為顳顎關節紊亂症 (TMD) 的常規治療方式。

回溯經脈理論形成

依此推想,相信古代人也一定遇到類似的狀況,推論這兩端之間必有種特定的聯繫,於是「手陽明」經脈圖成立的可能性就這麼浮現出來:當牙齒病痛時,出現手拇指側反應機率高,因此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古醫學文獻(早於黃帝內經),就將連接口齒與手拇指、食指之間的脈稱作為「齒脈」。

黃龍祥教授認為,當反應點與遠端部位連成一線,連接的線路稱為「經」,反應點是開關稱為「經穴」,連接線所傳輸的能量稱為「經氣」,遠端部位的功能效用類似燈具,即主治項目,這樣的圖表,就是「經脈圖」。

註:針刺治療的反應點,稱為「輸穴」、「氣穴」、「孔穴」、「氣府」。而根據經脈理論,或是主治項目,可以歸類到十四經脈上的,就稱為「經穴」、「經輸」。現代,又將沒有歸類到經脈上的輸穴,稱為「奇穴」、「經外奇穴」、「奇輸」,如董氏奇穴,屬於獨立於古針灸典籍外的自家傳承。

另外節錄一段牙齒症狀與足背或足趾相關的有趣案例,給各位牙醫師參考:

日本山下九三夫、竹之內診佐夫教授在案例報告中指出,某患者在擴展手拇指與食指時,總是引起同側足背部無法忍受的疼痛。在足背疼痛處試著注射10ml的局部麻醉藥後,使該處失去痛覺,接著再擴展手拇指與食指,依然引起足背疼痛。這無法以目前的西醫學解釋,只好以東洋醫學理論思考:食指、足背都是陽明經,手陽明與足陽明經共同的主治器官是牙齒,於是向患者確認是否有牙齒痛?患者回答確實牙齒痛。在治療牙齒之後,患者動食指而導致足背痛的奇怪現象就消失了。

2002年山東文登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的案例報告,有一位女性、49歲患者,半年前右上後牙痛,同時左側足拇指痛,服止痛藥無效後就診,診斷為牙髓炎,Open chamber 打開患牙後疼痛緩解,足拇指痛消失。2個月後,患牙再次疼痛,足拇指也開始疼痛,患牙拔除後,足拇指疼痛消失。

針灸臨床診療

黃龍祥教授根據中國古代針灸文獻的源流,以及前述的現代牙科案例,推論了針灸診療體系的發展過程:

  1. 當口齒、面頰部有病變(牙齒痛、䪼腫,䪼指眼下顴骨)時,除了面頰部脈動(大迎)異常外,手背部橈側凹陷(陽谿)至第一、二掌骨底間(合谷)脈動也會異常。於是這段手部脈動處成為診察牙痛和頰腫痛的部位(脈口診察的由來)
  2. 牙痛或頰腫痛的症狀,也直接在此脈處行針灸治療。於是此脈又逐漸成為治療牙痛和頰腫痛的兩個專門輸穴:合谷和陽谿(經脈穴、原穴治療的由來)
  3. 既然當口齒、面頰部有病時,此手背部與面頰部診脈處的變化上下相應,而針灸此脈又能治療牙齒疼痛,於是認定上下二脈應當相通,手背部診脈部位的脈診病候——齒痛、䪼腫,就成為齒脈脈動異常時的病候(經脈的形成與是動病的由來)

雖然足背衝陽脈異常時也有牙齒痛的可能,但統計上機率明顯低於手拇指指側,因此古人也將足背的衝陽脈與牙齒相連屬,但不是該脈的終點,牙齒痛也不作為衝陽脈的診脈病候。以上是經脈理論設計發展的簡約過程。

由於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西醫或牙醫不會有意識地觀察或收集這類病例(像是針刺翼內肌意外改善牙痛或耳朵症狀,其針刺點位置接近古代標本治法面頰部大迎穴脈動的來源:顏面動脈),即便有零星記載,也不會被學界重視。

只有掌握中醫經絡學說精髓,並具備一定現代醫學知識的人才會偶然捕捉到這類鏡頭。

決定輸穴的辦法

既然輸穴有其對應的作用,那麼臨床上要如何確定什麼樣的病症要取哪個穴位呢?比如針刺合谷治療牙齒痛,有時針一入就能止痛,而有時效果不明顯,或者是無效。有些抨擊針灸的人就跳出來,說你看針灸可再現性低、分明就是安慰劑、不科學。

黃龍祥教授接著舉了個現代案例:

患者牙齒痛,但診察後確定牙齒無異常,用上嗎啡都無法止痛,晚上更加嚴重,先前有情志方面的傷。以針灸治療,前後針刺 30 多個穴位改善,但一出針即痛。

在一千多年前,中國的針灸醫師也留下了類似的記錄。畢竟牙痛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常見的原因是心絞痛的轉移痛 (Referred pain),來源不在牙齒。古代醫師刺厥陰俞成功控制了牙痛。

針刺合谷無效,本身也具有診斷的成分,代表疼痛可能與牙齒無關,提醒醫師尋找並診斷出真正的病源。

所以,針灸雖然可以透過簡單的器具做廣泛性的治療,但難在診斷。如果針灸醫師看到牙痛,就只想到要扎合谷、下關,而沒有診斷,這不是亂槍打鳥嗎?一旦打不到鳥,就說「唉啊!這把槍還真沒用!」,這不是不明所以嗎?

診察方式

古人是通過脈診,以及循經觸診兩種方式來判定。

以前述的牙痛為例,依據古典十二經遍診法的思路,一般以是動病候優先判斷是否要治療陽明經。如果診察得知顏面部的大迎脈動盛,可取大迎,或下關、頰車治療;如果大迎脈不盛,而手部的陽谿脈動盛,則取合谷。

那麼如果陽明脈都很正常呢?再看頭側邊的耳門脈或頜厭脈動是否盛大,並且可以在耳門、絲竹空、浮白、完骨等穴找到壓痛處,則取這些少陽經的對應穴位治療。

再如果少陽脈也正常呢?考慮是否有手腕尺側的手少陰神門脈動異常,有的話,則尋按背部的心俞和厥陰俞。

脈診

現代已難見十二經遍診法的蹤影,在臨床上可以《難經》提出的獨取手部橈動脈的寸口取代。不過從十二經遍診法改為獨取寸口法有科學上的證據嗎?

在郭育誠醫師所著《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寫到王唯工教授以科學實驗證明了器官與心臟共振、血壓波中的諧波特性與血液循環有關,並提出了徑向共振理論與其方程式。

徑向共振理論指出,左心室壓出的血流,以徑向振動的形式儲存於動脈管壁,並以血壓脈波的方式沿著動脈管徑向末端傳遞;而因為心臟是週期性跳動,各器官或血管叢儲存的彈性位能,則必為血壓脈波的諧波。

每個器官都有其共振頻率,這些共振頻率都是心跳的諧波,而血管中的血壓諧波決定局部的灌流。這代表我們可以在身體上的任何一個動脈搏動點,擷取屬於器官的諧波,所以無論是十二經遍診法、人迎寸口脈法、獨取寸口法都一樣,而且能依據脈動得知體內每一器官的局部灌流資訊。

《靈樞・九鍼十二原》是該書的第一篇,即明確定義「凡將用鍼,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的診療規範,是古人非常重視的針灸診斷法,以及判斷預後的方式(承自扁鵲學派的決死生之法)。

循經觸診

現代醫療現場裡,目前針灸前把脈的醫師較少,多採用循經觸診的方式辨別病症。過去的觸診主要著重於尋找壓痛點、皮下結節、索條狀腫塊等。

近年來,更開始重視「有效點」(或稱反應點、天應穴、反阿是穴)的查找,即找出能夠使病症消失,或明顯減輕的點。這其實正是《靈樞》很重視的觸診方法:

〈百病始生〉: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背輸〉: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

明確指出了針刺前要觀察脈象異常所在(可依脈診找出病變的對應經脈,或是診察出病變位置的經脈,有各種方法),接著再找出能使病痛消除的反應點所在(也同樣有各種找法,例如譚針的思源平衡針法系統)。

說到這就要多提一下微針刺法,諸如耳針、頭皮針、手針、足針、眼針、舌針、唇針、頰針、項針、腹針、脊針等,是以身體的特定局部區域,診察或治療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也是一類盛行的反應點診療法。

以耳針為例,從1957年法國 Nogier 醫師發表耳穴診療系統以後,又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證明,耳穴診斷中出現的陽性反應處、壓痛點、低電阻點等病理反應點,同時也正是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臨床上耳朵就在顏面部,是牙科醫師可以善用的微針診療系統。

針刺理論發展

針刺之學從古至今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療技術,無論是古典針灸的刺絡放血(約是現代的表淺靜脈)、扎脈動應手處(約是現代的動脈或深層靜脈)、扎氣穴(扎分肉之間,約是現代的肌筋膜)、扎骨空(約是現代的神經),和現代乾針的扎肌肉等,都是針刺治療,只是理論不同而已。

在黃龍祥教授「古典針灸學的當代轉型」講座中就指出,環跳穴在古代是根據表面解剖定位從側臥位取穴,並依五體刺法當取骨痹而深刺至骨。早期發展的現代醫學理論中,認為腰腿痹痛是坐骨神經引起,而間接影響了環跳穴取法,發展出多種採俯臥位,從後側針刺坐骨神經的新刺法。然而,古典針灸是根據表面解剖定位定義不同的輸穴,與現代醫學扎體內神經三維空間定位的想法截然不同。新的環跳穴從根本定義上,已不能是足少陽經上的環跳穴了,必須歸入足太陽經。

還有古代《黃帝明堂經》記載的八髎穴,必須深刺二寸或三寸,以骨空論為理論支持,從主治與針刺深度來看,其實就是現代的骶骨孔骶神經刺激術。黃帝內經以後,氣穴論越來越盛行,骨空論被忽視,八髎穴針刺深度被改為二分或三分。清代時,醫家又指出臨床上八髎必須深刺才有效,再次回到了骨空論的深刺範疇。這兩個案例展現了一個道理:當代文化所流行的理論,指導了臨床技術的選擇。

又如黃帝內經〈刺節真邪〉篇提到的當代常用五節刺法,其中的發蒙法,是穿刺鼓膜一分,輔以咽鼓管吹張法的耳聾耳鳴治療法;而去瓜法,是以鈹針或中空針,針刺陰囊中縫以瀉水的治療方式。這在往後的調脈思路,甚至是更後續的輸穴主治(甚至是追求特效穴)思想,成為臨床主要指導原則後,反被醫家逐漸遺忘,落為失傳的技術。現代西醫臨床又發展出了類似技術,再回去讀古文獻才能瞭解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很多新創的針刺技術,例如皮內針、腕踝針、浮針等,都屬於古典五體刺的皮刺法;腕踝針、良導絡是本刺法;而銀質針、小針刀、刃針則是筋刺法。

至於西醫的肌筋膜疼痛 (myofascial pain),在古典中為經筋病,激痛點 (trigger point) 是筋結,而激痛點注射的「肌筋膜鬆解術」則是解結法。後來,西醫又發現單純用針不注射的「乾針」,療效與注射相當,又沒有注射造成的副作用。這些不都是現代針灸輸穴治療的再發現嗎?

古典針灸裡有許多診療技術上的「珍珠」經驗,而將珍珠串起的鏈條,漢代選擇了以「氣」為核心,由首到尾依據「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十二經脈」、「診脈辨氣」、「氣穴治療」、「氣調而止」等的經脈本氣思想,繞成圓環。

從針灸發展史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文化選擇了理論,而理論選擇了技術。黃教授認為,之所以經絡學說兩千年來沒有改變,是因為人們還沒找到打開的方法,更沒有找到新的、更方便的鏈環。

再談經脈

經脈在人體的肘膝以下,透過科學實驗結果證實有十二條明確的感傳路徑,如祝總驤以低頻脈衝電刺激十二經井穴的實驗,以及其他對低阻抗、高振動聲傳導等特性的研究,甚至孟競璧等人的放射性同位素注入遷移研究⋯⋯等都是如此。

另外,祝華英道長在《黃帝內經十二經揭密與應用》所發表的胎息內觀經驗裡也表示,肘膝以下有明確的十二經脈雙向循行路線,當再往上到頭部、胸腔、腹腔時則氣的運動路線複雜,加上臟腑位置分散而難以分辨。

《黃帝內經》時期只將五輸穴歸經,《黃帝明堂經》中也只有輸穴圖,稱為「明堂圖」。後來,發展出示意用的經脈圖,目前可考的有六朝時期的《產經》、《存真環中圖》、《內外二景圖》、《活人書・經絡圖》,以及金代的《子午流注針經》十二脈圖等。從部分文獻名稱可以看出,經脈的路線和古人在氣功導引(可參考林中鵬學者著作《養生就看這一本》)、內觀的經驗上很有關係,應是一種可經訓練感知的生物電磁現象(可參考張長琳教授研究著作《人體的彩虹》)。

目前史料中最早將輸穴連成經穴圖的,是北宋石藏用所繪的銅人圖。而元代滑伯仁《十四經發揮》安排十四經穴歸經與經穴圖後,其設計突出地表現在頭部經穴、下肢足太陽經穴、足少陰經穴的連線安排,並且大為盛行。後來諸家在經穴歸經上不盡相同,如宋代以前腎經均行走於脊背(《靈樞・經脈》本意),而現代則行於胸腹部。

基於歸經問題、祝道長內觀經驗、現代實驗結果等可綜合得知,「寧失其穴,勿失其經」、「經之所過,主治所及」這些話,只在於肘膝以下的五輸穴才有明確意義。

如果從現代經脈實驗成果,以及古代刺絡放血的絡脈診療、同源的藏醫針刺放血與背輸穴系統、少數民族的標本診療體系、古代導引與祝道長的內觀經驗等源流來看,五輸穴、絡脈、奇經八脈、標本、俞募穴等概念,根據其理論、內證體驗、發展的診療技術等背景而有不同,其實不必硬將輸穴強行歸經連線成同一個系統。如董氏奇穴有自己的發展,正是與之相反的鮮明例子。

在元代之後,著重以「輸穴主治」思想串鏈,發展輸穴並強行歸經連線,畫出了雜合的「經穴圖」。於是我們在今日常見的經穴圖中,可以看見絡穴拐彎、腎經在踝處為了收納奇經八脈的經穴而繞圈、膀胱經在背後有兩行……等的奇妙現象。

經穴圖容易造成新學習者對於「經脈」的實質產生誤解,以為是條實體點連成的曲折實體路線,而不知是種解釋生命現象(人體內部交流能量與信息的無形管道,猶如飛機或船的「航線」)的示意概念。

結語

我在想,類同於光的波動性與粒子性,或許我們也可以將人體概略分為波動性的氣化訊息能量體(本於氣)、粒子性的解剖領域物質身體(本於形)兩大範疇,分別以不同的長鏈將珍珠串起,如此則可適應不同的醫療範疇。

經脈本氣鏈採用漢代發展到顛峰的天人合一思想,以氣貫穿首尾。從現代觀點來看,氣泛指週期性的波動現象,包括能量的轉變、訊息的交流等(好比 WiFi 熱點或無線基地臺的無線通訊)。人體的動脈可以由波的形式診察出內臟器官的灌流資訊,這正好被高明的古人發現並流傳至今,為能量醫學與信息醫學發展提供了很好的道路。

解剖本形鏈可依循現代醫學的不同系統觀點,首尾依據表皮、肌肉、神經、血管、肌筋膜……等分類層面,貫穿古典針刺法與之相應的珍珠,便能在現代醫學的不同專科臨床現場被利用。

如此,針灸應當能有承接過去、開造新後的重大發展。至於精神(靈、性)領域的本神鏈,或許專注於意識與潛意識、禪坐、氣功、導引、修行領域的心理學家、修練者、宗教家,或者是研究腦科學的科學家,也能有不同的發展吧!這裡就不探究了。

參考書目與致謝

  • 養生花園/話中醫」臉書粉絲專頁
  • 黃龍祥教授,《黃龍祥看針灸》、《圖說中醫—針灸》、「古典針灸學的當代轉型」講座
  • 郭育誠醫師,《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
  • 潘曉川醫師,「經典中醫自洽體系」
  • 張恆偉醫師,「五臟平衡調脈針法」
  • 祝華英道長,《黃帝內經十二經揭密與應用》
  • 古籍《靈樞

作者: zerngjia

曾政嘉——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執業牙醫師。

在〈我看針灸〉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