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需要先瞭解的關鍵:陰陽雌雄略記
2019年上了潘曉川老師的針靈初級、中級和藥精初級,瞭解到了經典中醫所持的觀點本於陰陽五行,還有與從古天文學演變而來之河圖洛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難經》的條文,其所根本是以陰陽套五行,以及五行套五行分析而來。有了這樣的心法,我們在讀《難經》時就能輕鬆讀懂,而且可以明顯看出古籍傳抄至今可能缺漏或錯簡之處。

陰陽相應
陰陽又能推演出天人地(相應於陽、中、陰),三部九候如此,三焦、切脈亦是如此。
《黃帝內經・素問》裡的三部九候周身遍診法,三部為切頭、手、足,每部又分上、中、下三處找經脈動脈切診,天人地三部下又有各自的天人地三候,以此判斷人體的氣血何處太過與不及。目前臨床多由《難經》提出的獨取寸口脈法取代。
三焦分為上焦、中焦、下焦。解剖觀點下的五臟六腑所在,上焦有心、肺,中焦有脾、胃、肝、膽,下焦有腎、膀胱、小腸、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