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漢醫 經脈

古典針灸刺法概論

作者:曾政嘉 醫師

針灸一詞,其針字代表「用針」,灸字代表以艾或其他方法「溫薰」。

傳統的古典針灸刺法,根據醫者的治療哲學思想、想達成的治療目標,以及針具在解剖構造中的目標位置等,其操作技法會有所不同。

在前一篇〈古典針灸導論〉曾提及,古典如《針經》(即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浮刺法、本刺法、分刺法、筋刺法、脈刺法、絡刺法(又稱血針)、謬刺法、募刺法、恢刺法、骨空刺法、應穴法、去瓜法、發蒙法、火針⋯⋯等等,皆是基於欲治療的部位與目標不同,而衍生出的不同針刺技法。

在《針經》與《難經》的所有針刺法中,特別注重經脈治療,以及針刺調氣、補瀉手法上的操作。故本文也會以現代觀點解說,古典針灸在調氣與補瀉時的原理與作法。

而宋元以降,由儒醫、易理、命理⋯⋯等學問推衍而出的針刺法,則不在本文古典針灸(基本定義為:出自《針經》與《難經》兩大經典的針灸法)討論的範圍內。

至於現代針刺,由於肌筋膜與激痛點的認識與治療理論開始盛行,也推動了新刺法,如乾針技法誕生。再回頭,看古典筋刺法一類下的決痛針法,竟也與乾針如此相似,好比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觀點。

基於陰陽五行的古典經脈醫學,以本末根結為綱要,相當著重分刺法的操作。圖片由微軟 Bing Image Creator AI 生成。

於是,學習古典針灸刺法,讓我們得以更全面的角度,重新理解刺法背後的治療思想、能由科學驗證的現代醫學原理,並實踐刺法所想達成的目標。

在接下來的針刺法討論,我們將撇開治療目標與部位,先專注探討將針刺入體內這段過程,所採取的方法。

接著,再稍微深入古典中特別強調的分刺法,以現代醫學觀點理解「調氣」在做什麼,以及「針灸補瀉」操作想達成的目標與原理。隨後概述單式刺法,與通關過節、飛經走氣複式刺法的基本操作。

再來概述應穴刺法,並解說《針經・終始》所設計的經脈循環調陰陽三針療法、筋刺法解結與募刺法等常見古典刺法基本操作。

最後,則稍微聊一下新興的雷射針灸。

分類
漢醫 經脈

古典針灸導論

作者:曾政嘉 醫師

古典針灸之所以令後人撲朔迷離,一是弄不懂經脈,一是不懂氣是什麼,一是不懂刺法在刺什麼。這些年來,現代醫學對於人體解剖與功能的認識,古典文獻的考據與研究,以及生物物理學、經脈醫學的初步發展,協助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古典針灸。

古典針灸,如《黃帝內經・針經》(又稱《靈樞》、《九卷》)所載的各種診斷與針刺技術,詳究之下其實源自更古老的不同理論體系與流派,由編者統整在一起,採用「血氣論」貫串全書(該時代的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取代過去馬王堆醫書時期「用砭啟脈治癰腫」的血脈論),設立標準診療規範,定為針經。

本文的古典針灸採基本定義,即以《內經》、《難經》兩大經典為本的針灸治療思想、理論與技術。

本文集中討論診法與刺法,統整脈診演變由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經脈理論源流,針經所注重的主要刺法,以及輸穴與經脈間的關係等。

讀者只要大略瀏覽,就能掌握古典針灸核心脈絡,以更全面的角度、更現代的醫學思維,重新理解古典針灸。

至於古典刺法所注重的操作要點,則可以再參閱〈古典針灸刺法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