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漢醫 經脈

脈診概念

人的脈,以波的方式表現出該處週邊組織的狀態,並具有共振的諧波特色。而把脈,就是希望透過診者之手,發現受察者身體之概況。

人的脈,以波的方式表現出該處週邊組織的狀態,並具有共振的諧波特色。而把脈,就是希望透過診者之手,發現受察者身體之概況。下方簡介一些身體脈法的特色(不談論心理脈法等)。

周身遍診脈法

最早概念是周身遍診脈法,切脈部位分為頭、手、足之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人、地三候,合而為九候,故稱為「三部九候法」,而切確診察位置則為:上部之天候顳淺動脈(厭頷)、地候顏面動脈(大迎)、人候耳前動脈(耳門),中部之天手太陰候太淵、地手陽明候陽谿(合谷)、人手少陰候神門,下部之天足厥陰候太衝、地足少陰候太谿、人足太陰候趺陽(衝陽)。

西漢晚期整理古代醫學文獻之作,《黃帝內經》外篇的《素問・三部九候論》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以除邪疾」,將人體分上中下三部、天人地三候,各自左右兩側對比,找出最異動或感覺躁動的脈動處,再予以針刺補瀉治療。

註:根據《四部醫典》所載,藏醫的周身脈法則候頸部(即頸動脈,或稱人迎脈)、腋部、股部,並依脈象區分陽脈、中脈、陰脈三種;認為辨臟腑時因其接近手部,則應以寸口脈診之;另外視踝部太谿脈若無脈時則患者將死。

整部《黃帝內經》延續扁鵲學派陰陽脈法的觀念,主要根據寸陽、尺陰來診斷體內的陰陽盛虛(表為陽,裡為陰)。《黃帝內經》內篇《靈樞》(內文題為《針經》)的編者,則推崇寸口人迎脈法(取手太陰寸口脈與足陽明人迎脈,來比較陰陽之間的關係),至於要怎麼比較出〈終始〉篇脈動力度的幾盛,目前已失傳,今日各家眾說紛紜。

註:也有人認為《素問・脈要精微論》「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裏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不只是講尺膚的候法,更可以投影到寸口脈上應用,因此左手寸關尺為心肝腎,右手寸關尺為肺胃腎(兩尺皆為腎)。

然而,在《靈樞・論疾診尺》中只談診尺膚寒熱,與尺脈的緩急大小滑瀒,並未以上述投影觀點去診尺脈。至於對黃帝內經做解說的《難經》中,討論五臟脈法時則是將脈分為五層去看,因此可以推論這是東漢醫家應用上的觀點與發展,而非西漢晚期的想法。

周身遍診法於東漢末年時已逐漸消亡,《傷寒雜病論》提及當時醫者主流狀況為:「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闋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

陰陽五行寸口脈法

接著再演進為只摸手部橈動脈的寸口脈法,試圖只取寸口之橈動脈推及全身狀態。早期寸口脈法主要在探討陰陽兩部,即尺、寸(地、天)二部之間的關係,區分尺寸的關則為中(人)。

浮中沉決斷五臟

東漢時代的《難經》載:「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關至尺是尺內,陰之所治也;從關至魚際是寸內,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陰得尺內一寸,陽得寸內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寸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尺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先查看患者左右、上下的氣血分布,並診斷好陰陽盛虛後,再看深淺層次。「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也。故曰輕重也」,即切脈時層次由表而裡分五層(五行)為皮脈肉筋骨觀察五臟:下壓三菽重,肺(金 );下壓六菽,心(火);九菽重,脾(土);十二菽重與筋平,肝(木);按至骨,腎(水)。

在郭育誠醫師著作《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一書中(p. 129)以徑向共振理論的科學實驗結果解釋,每個器官都有特殊的共振頻率,而心臟是週期性跳動,所以這些共振頻率是心跳的諧波;血管中的血壓諧波決定了局部的灌流量,因此可以在人體上任一個動脈搏動點取得器官的諧波,這也是為何《難經》獨取寸口的科學解釋,更是為何寸口脈可以全息得到人體全身訊息的原因。(可參見郭育誠醫師於長庚針研營的演講,2019/5/4 上傳發表)

如果將《素問・脈要精微論》的尺膚切診法投影到寸口脈,並同時將《難經》脈法搭配起來看,可以得到左寸下壓六菽重為心,左關下壓十二菽種為肝,右寸下壓三菽重為肺,右關下壓九菽重為脾,雙尺按至骨為腎的診法。

《上池之水》(p. 118)中亦提及,根據王唯工教授對寸口脈的研究指出,血壓波圖中去掉第一諧波時,在關部十二菽深度可以看到明顯差異,正好對應肝脈;去掉第二諧波時,在尺部按至骨的深度可以得到第二諧波的腎脈;去掉第三諧波時,在關部九菽重的深度有明顯變化可對應至脾脈;去掉第四諧波時,在寸部三菽重的位置有明顯變化,便是肺脈。這也能印證上述內難經合參的寸口脈法。(可參見郭育誠醫師於長庚針研營的演講,2019/5/4 上傳發表)

寸關尺評判十二經脈

另外,《難經》認為可以獨取寸口,當然也能透過寸口脈來看十二經脈的氣血盛衰,即把黃帝內經的三部九候投影到寸口脈:「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齊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齊以下至足之有疾也」,浮取肺、心,中取脾,沉取肝腎。

接著再以五行相生觀念配置十二經脈於寸關尺,即手太陰、陽明屬金在上(寸),足少陰、太陽屬水在下(尺),足厥陰、少陽為木,手太陽、少陰屬君火在上(寸),手心主、少陽屬相火在下(尺),足太陰、陽明屬土在中宮。「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值得注意的是,《難經》文字中僅說明上、中、下關係,未明確指出左右手定位。依其理論來源,為五行六氣曆法之推演相生順序,即厥陰(一陰)風木、少陰(二陰)君火、少陽(一陽)相火、太陰(三陰)濕土、陽明(二陽)燥金、太陽(三陽)寒水。

若根據左右雌雄之理,即男左女右,男為陽女為陰的傳統來看,可將男子左尺視為太陽寒水(足少陰、太陽,腎陰)、關為厥陰風木(足厥陰、少陽,肝)、寸為少陰君火(手太陽、少陰,心);右尺為少陽相火(手心主、少陽,腎陽命門)、關為太陰濕土(足太陰、陽明,脾)、寸為陽明燥金(手太陰、陽明,肺)的脈法。女子左右相反。兩手同時併診合參,找異動最大之獨處(同周身遍診的陰陽比較脈法);後來演變成遇男性時先切左手,再右手,女性反之。

以六部脈診十二經脈時,主要在觀察人體的能量、功能層面,與實際臟器位置僅有上中下相關,並無左右相關。而現代脈法裡,其中如潘曉川老師所提出的經典中醫自洽體系,就採用這種脈法。

形氣相參寸口脈法

後來,寸口脈法又引入臟腑實際解剖位置參酌,整體搭配綜合起來,認為心臟、肝氣、左腎偏左,固定於左手寸、關、尺;肺氣、脾氣、右腎偏右,固定於右手寸、關、尺,再將各部又分為浮、中、沉三取的「新」三部九候脈法,不分男女。所診為臟腑實際位置與臟腑之氣相疊之綜合觀,開始留意大細緩急滑瀒以外的波形概念,區分為二十八種脈形等。

晉朝,王叔和《脈經》:「從魚際至高骨,卻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關,陽出陰入,以關為界。陽出三分,陰入三分,故曰三陰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陰生於寸動於尺。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關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這類看氣與實體臟腑重疊的脈,則是目前中醫界的主流脈法。

微觀全息寸口脈法

近代,波形共振原理與解剖學概念再次引入,確認左候左半身、右候右半身的脈法,並能成功應用在人體實質器官之診斷上。所診偏重實體器官層面,非常著重於脈暈波形特徵,詳細可參見許躍遠《大醫脈神》。

這種極度著重於脈暈波形的脈法,需要非常大量訓練方得以習成,是僅少數中醫師才會的脈法。

結語

總結來說,寸口脈,根據脈法想觀察的對象不同,就會取得相對應的觀察結果,但同樣都是身體狀態的真實反應,所謂「盲人摸象」的觀察法(這裡僅比喻類似情況之事實,並非貶義)。透過把脈就能得知人體的概況,醫者可以依據觀點不同而得知氣、血、實質器官的概略狀態這點,在臨床上著實方便,但依賴診者指下的辨別技術,而現代則可以透過脈診儀協助臨床診療。

參考資料

  • 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針靈
  • 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
  • 陳曉輝,《針經知行錄—尋覓針道真諦》

作者: zerngjia

曾政嘉——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執業牙醫師。

在〈脈診概念〉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回覆給「古典針灸導論 – 本立道生」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