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年看牙齒的問題,越看越覺得牙醫師只是在治療「表象」而已,牙齒痛什麼的不是根本原因。
人體的疾病疼痛,大概除了發生意外災害受傷、突遭外界感染、有先天發育問題或基因缺陷以外,剩下的多半都是自己本身長期累積而衍生。例如飲食失調、作息失常、長期姿勢不正或肌肉張力失調、生活壓力、心裡長時間不舒服而未釋放受困情緒、忽視自己而把重心都投放在外界……等,是複合因素的複雜問題。
像是牙齒蛀到會痛,如果從客觀點把時間軸拉遠來看,問題的原因最早來說是「不在意自己」的牙齒,那麼人怎麼會變成這樣的呢?
是他不知道每天要照顧牙齒嗎?還是飲食習慣偏好甜食?是自信心不足,覺得自己什麼都辦不好所以不做嗎?或是他習慣把照顧自己的責任放下,讓別人去承擔?又甚至是曾經遭遇重大打擊,讓他已經放棄自我,根本不在乎身體或牙齒怎麼了呢?
人體的病痛,說明白點,可以說是受困的情緒能量,持續累積在先前受傷還沒好的地方,或身體最虛弱的環節,而終有一日暴發出來的結果呀!
牙齒如果蛀掉,那已經是形體上的器質性病變,即便使用能提高患者自癒力的自然療法,如針灸、靈氣等,也都拯救不來了。令人哀嘆呀!這已經是疾病進程的非常末端了。
一位具備求真性格的醫師,會希望能處理到最元初的原因,而且最終目標則是讓看病的人重新找回自己,回復人人生而具備的「自癒力」。
止痛、抽神經、修復牙齒、協助移除牙結石或細菌……等,都只是暫時的手段,是已經亡羊了所以醫者協助補牢,但羊終究還是要靠他自己找回來。
我是認同上醫治未病的那一派。我認為,最上乘的醫療,是在日常中施行預防保健的療癒法,而不是等到亡羊了才想到該來補個牢。每個人都不想生病,而要保持健康需要有一定的自覺。日常預防保健的療癒法,就是平素時協助患者注意自己、調整自己、恢復自癒力。
那些願意花時間定期追蹤患者回診,並提點患者應該注意什麼的醫師,或許從醫療同業眼中看起來或許沒什麼貢獻,但我卻認為對同一位患者來說,這遠比直到他牙齒壞了,才去止痛、抽神經、拔牙、做假牙、種植牙的治療有價值。
即便是亡羊補牢式的治療,最終也都應該回到定期追蹤回診,直到患者具備自我照護能力為止,那麼他便回復成具有「自癒力」的人了。這就是求真的療癒之道。
至於所謂「先生緣,主人福」的議題,則是談每個人生病後都會想要找醫生治療,但能不能找到可以治好自己的醫生呢?那則是每個人的因緣果報,這裡就不討論了。祝福各位讀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
所以,具備求真性格的醫師,執業一段時間之後一定會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並開始接觸心理健康領域,或學習起中醫的治療法或養生保健法的。甚至,他會開始注意到治療業務與自己的關係,看見治療是怎麼影響自己的身心,並尋找能同時自保的治療方式,或是追尋一條能同時自利利他的究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