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藥以來已有兩年。最早正式學習之始,是2018年在中國醫藥大學開設給醫師的針灸班100期,期間結識了很多在臨床上應用替代療法的醫師。我們都共同體認到,這世界的生命醫學,只探究物質的肉身尚有不足。
天相、地球磁場、四季、情緒、能量、心靈⋯⋯等,也都無時無刻影響著人。隨著學習越多,越發現古人對於人的認識與分析非常全面,不只單看物質的身體而已。而唯有跳出物質世界,才能看到更全面的觀點。
現代天文理論
人降生於世,是立體的三維空間,其中有物質宇宙(被黑洞吸入)、反物質宇宙(被白洞吸入),以及彼此交流(通過蟲洞)生化的能量場。人體活在這樣的場域內也不外乎此理,無形的靈體(識)假託有形的肉體安身於此,透過中介的能量場(氣)聯繫交流。
奇妙的是,古籍帛書《老子》中已明載這樣的說法:「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陰講的是物質,而陽是反物質,中氣就是兩者間中介反應交流的能量場;同時間陰陽彼此互動消長,因著中氣而讓系統安存。可老子沒有當今的星象觀測儀器,以及現代的物理學、天文學知識,究竟是如何「知道」的呢?這就留給各位想像了。
天地人相應
天體的運作規律,勢必和這個宇宙空間相同;好似行進中車子裡的人,和車子有相同的運動一般。太陽系會有同個規律,地球也會有同個規律,當然地球上的人一樣會有同個規律。這就是古人說的天、地、人相應。
陰陽週期消長
一個系統若要維持穩定存在,有陽也要有陰,陰陽之間互動消長。這也是古人說「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原因。
《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橐籥是古代冶煉時用來鼓風吹火的裝置,作用原理類似現代吹塵用的火箭吹球,被動舒張時進氣而膨脹撐大,主動收縮時吹氣讓火焰燒得更旺產生更多能量,如呼吸一般週期循環。
《易經》在推衍陰陽之數的週期變化時,亦保持相同看法,系統裡任一方一旦走向極端後,就會從另一個極端走回來,初生終究衰亡,消亡後有新生,由剝而復、否極泰來,周循不已。這樣的觀點,成了古人看待事物時的準則,並依此思想文化為底,蘊育出各種學科與技術。
陰陽雌雄之理
太歲紀年
居住在北半球的古人面向南方觀天象,發現多數星體每夜東升西落(左升右降,古人稱為左旋、左行),繞著幾乎不動的天球北極(今為北極星)順時針旋轉(如北斗七星),因而認為列星附著於天,隨天左行,而日月五星右行。五星右行是指行星相對於恆星的視運動而言,恆星位置沒有明顯改變,而行星則在恆星間移動。
木星每年由西向東移動(右升左降,古人稱為右旋、右行),正好約十二年繞行天球一週,方便用來記年,被稱為「歲星」(歲星為陽,右行於天)。星空就依此劃分為十二個區間,每區間稱為一辰,十二辰分別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然而,每夜星體多數順行(向西移動),想要觀察歲星的移動就變得不方便,所以古天文學家就假立一個相對的「太歲」星紀年,與真木星速度相同方向相反,每年由東向西移動一辰(太歲為陰,左行於地,又稱為太陰、歲陰)。只要觀察歲星在哪就知道對應的太歲在哪。歲星與假立的太歲對應存在,歲星又稱為「歲雄」,太歲又稱為「歲雌」。
這種對應存在的關係,則被古人稱為陰陽雌雄之理。
斗建紀月
地球每24小時自轉一圈,同時間也繞著太陽公轉。北斗七星投影到天幕上後,大約只要23小時56分就會完成繞北極星一周,所以每天北斗七星會提早4分鐘回到前一天的同個位置,一個月就累積了2個小時的位置差異,十二個月差不多正好24小時又繞回來。
因此,一年十二個月裡的黃昏、平旦之時,北斗七星的位置都不同,斗杓的指向也就有差異,人們能依照斗杓對地平的指向來劃分月份,劃分為十二辰,每月移動一辰。斗杓每三月徙一方,春三月東,夏三月南,秋三月西,冬三月北。
當人們直接觀察北斗七星斗杓相對於地平的位置時,為雄,雄的北斗七星稱為「建」。若反過來以北斗七星作為參照物,觀察地平十二辰的移動時,則為雌,雌的北斗七星稱為「厭」。我們也可以理解成,當視角為從地球內部往天幕上看為雄(看見天的左旋),當視角拉到宇宙外往下看投影的天幕為雌(看見地的右動)。
《淮南子・天文訓》:「北斗之神有雌雄,雄以知雌」,講的就是由肉眼可見的周天視運動「天左行」,推演出人類無法感知的「地右行」,這樣的雌雄相應觀念。
量子糾纏
在著名量子糾纏實驗中,也有類似這種觀念的現象,即只要觀察其中一個粒子,另外一個粒子似乎知道測量動作的發生與結果,會對應與之相反,無論相隔多遠。或者,我們也可以將量子糾纏看作陰陽雌雄的一例吧!
參考資料與致謝
- 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之宇宙雙螺旋思想
- 先天氣運動:進入奇蹟的世界(丁天格)
- 黃帝內經雌雄理論探源(李建宇、史文麗、劉士敬,《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7:Vol 34, No. 4)
- 西漢早期的天地模型——以馬王堆帛書《地剛圖》及《堪輿》為中心(黃儒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本,第四分)
在〈陰陽雌雄略記〉中有 1 則留言
[…] 陰陽雌雄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