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漢醫 經脈

古典針灸導論

古典針灸常讓現代醫家不知其所然,一是弄不懂經脈,一是不懂氣是什麼,一是不懂刺法在刺什麼。如今,醫學對於人體解剖與功能的認識,古典文獻的考據與研究,以及生物物理學的初步發展,使我們能進一步理解古典針灸。

作者:曾政嘉 醫師

古典針灸之所以令後人撲朔迷離,一是弄不懂經脈,一是不懂氣是什麼,一是不懂刺法在刺什麼。這些年來,現代醫學對於人體解剖與功能的認識,古典文獻的考據與研究,以及生物物理學、經脈醫學的初步發展,協助我們更進一步理解古典針灸。

古典針灸,如《黃帝內經・針經》(又稱《靈樞》、《九卷》)所載的各種診斷與針刺技術,詳究之下其實源自更古老的不同理論體系與流派,由編者統整在一起,採用「血氣論」貫串全書(該時代的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取代過去馬王堆醫書時期「用砭啟脈治癰腫」的血脈論),設立標準診療規範,定為針經。

本文的古典針灸採基本定義,即以《內經》、《難經》兩大經典為本的針灸治療思想、理論與技術。

本文集中討論診法與刺法,統整脈診演變由來,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經脈理論源流,針經所注重的主要刺法,以及輸穴與經脈間的關係等。

讀者只要大略瀏覽,就能掌握古典針灸核心脈絡,以更全面的角度、更現代的醫學思維,重新理解古典針灸。

至於古典刺法所注重的操作要點,則可以再參閱〈古典針灸刺法概論〉。

《內經》即《黃帝內經》,有《素問》——西漢晚期官方搜羅的醫家論文集,以及《針經》——編者彙整的針灸標準教材,兩本書。

《難經》,由東漢時醫家(或許為扁鵲學派晚期)編寫,是繼《針經》後古典針灸學的一大發展,特別在陰陽五行相應思想、寸口脈診、奇經八脈、臟腑解剖、診斷辨證、預後判斷、子母補瀉、命門三焦原氣說……等領域都有統合與創新。

本文的古典針灸文獻考據與解讀,主要參考黃龍祥教授著作,如《黃龍祥看針灸》、《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中國古典針灸學大綱》,以及陳曉輝醫師著作《針經知行錄》等。

讀者可將本文視為學習古典針灸時的地圖總覽。

血氣論基於生物物理學

《針經》的血氣論以現代科學觀點來說,就是生物電磁、波動與能量,是將人體以波動的角度觀察,屬於生物物理學的範疇,古典說是「」。

除了可以拍攝出生物電磁場的克里昂攝像術 (Kirlian photography) 、氣體放電顯像裝置 (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 Device) 等技術以外,在人身體還可以透過脈動反應即時客觀檢查。

現在也有依據徑向共振原理設計的脈診儀、經脈血壓計可供醫師臨床運用,透過儀器直接診察得知患者十二經脈的氣血虛實,方便醫師下診斷與治療,有興趣的醫師們可以參與中華全球經脈醫學會取得相關資訊。

《針經》說「凡將用針,必先診脈」、「查色按脈,先別陰陽」,將脈診定為指導針刺治療的必要診斷方法。在古典針灸裡沒有脈診沒有治療。

而現代沒有脈診的各種針刺治療法中,有些則有其他的現代理論依據與診斷方式(即診察不同的觀測指標),例如激痛點、神經肌動力學、肌筋膜鏈、力線分析、運動動作分析等,是以血氣以外「形」的不同層次觀察人體下診斷。

參考影片:阿銘師(黃獻銘醫師),痛處不等於傷處?解密古代頭痛醫腳的秘辛

至於沒有任何理學診察和診斷,只靠問問症狀就扎對應穴位主治、找找局部阿是穴的針刺治療,由於缺乏起效機制的依據,如果是亂槍打鳥可能只落在安慰劑範疇,不見得有長期療效。

給醫師的推薦書目

現代醫療體系下的西醫師或牙醫師,如果想初步瞭解古代醫者與古典針灸背後的思想源流與科學原理,這裡先推薦幾本入門書籍供參考:

  1. 基礎針灸學概論與臨床指引,天下無疾《零起點學針灸》,
  2. 基本針刺手法與練習,王富春、馬鐵明主編《刺法灸法學》,
  3. 脈診為古典中醫(如《內經》、《難經》、《傷寒論》)的根基,郭育誠醫師《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
  4. 現代醫學缺乏的生物物理學導論,張長琳教授《人體的彩虹:揭開中醫經絡與電磁場的奧祕》,
  5. 針灸學源流、現代概況與未來展望小書,黃龍祥教授《黃龍祥看針灸》。
  6. 簡明的中國針灸思想史論,張樹劍《言古驗今—中國針灸思想史論》。

進階的古典文獻資料與臨床診療參考書目則有:

  1. 古典針法臨床實踐,陳曉輝醫師《針經知行錄》,
  2. 古典針灸學理論與架構大綱,黃龍祥教授《中國古典針灸學大綱》,
  3. 古典針灸文獻的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黃龍祥教授《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
  4. 針刺用體表解剖學,黃龍祥教授《實驗針灸表面解剖學》。

有趣且值得參考的書目有:

  1. 曾任法國駐大清使館外交官的 George Soulié de Morant,於1926年起返回法國,開始教學與傳承所學的針灸,也將《針灸大成》、《靈樞》等翻譯為法文版;其孫輩弟子,仁表 (Jacques Pialoux),將《河圖》、《易經》、《黃帝內經》、《針灸大成》、《傷寒論》等古典中醫思想精髓融會貫通,有相當獨特與卓越的見解,是古典針灸西方傳承集大成者。(法)仁表著,徐雅蓉等譯《古典針灸入門

基礎閱讀:我看針灸

古典刺法技術概略

古典刺法裡,有浮刺法(皮下臥針而刺,可搭配青龍擺尾手法,如現代浮針)、本刺法(古代將頭面部視為標,四肢視為,此法刺四肢的原穴,如現代腕踝針)、筋刺法(刺激痛點、以針鬆解肌筋膜,如現代乾針)、脈刺法(對動脈或深層靜脈外壁作刺激)、絡刺法(刺表層靜脈放血,又稱血針)、謬刺法(痛處與脈動異常處左右相反,仍於脈動異常側取穴刺之)、募刺法(刺腹積,刺激內臟包膜)、恢刺法(刺筋急,動氣針法,或刺背俞,刺激脊神經幹前支)、髎刺法(刺激八髎穴骶神經)、應穴法(找出能夠使病症消失,或明顯減輕的點;「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發蒙法(刺耳膜臍部搭配咽鼓管吹張)、去瓜法(刺陰囊中縫,對蓄積液體的腔室瀉壓)、火針(燔針,將針燒紅速刺,若燒紅後焠藥水則稱焠針)……等。

不同的針刺技術,原來各自對應觀察人體時的不同層次,有形(皮肉、筋膜、腫塊……等)、有脈、有水、有血、有氣、有神,無法全都以血氣論的波動能量觀點看待,閱讀時必須先知道描述的技術與其背景落在哪個範疇下,掌握關鍵後就能讀得清楚明白。

古典脈診概要

脈診方法,可以取全身所有脈動之處左右比較,找出特異的躁動點。異常的脈動點稱為「動」、「是動」、「躁」,可理解為全身脈動共振中較不和諧的失衡處。

古典脈素

最簡單可以摸出脈管的粗細寬窄(反應經脈氣血之升降,查氣血盛衰,營血)、位置高低與力道(反應經脈氣血之出入,查陽氣位置與盛衰之勢,衛氣)。

再多一點可以摸出圓順或粒鈍、弛緩或弦緊、長短、軟硬(反應氣之封藏)、速度快慢、沉取輕舉,甚至是各種特別的綜合波形指感(如後世濱湖脈學二十八脈)。

古代指導針灸用的脈診很簡單,上下左右互相比較(陰陽脈法,演繹自不及、太過的綱領以比較出陰陽)。

在《黃帝內經》文獻中是看粗細寬窄(盛虛大小大細)、位置高低(浮沉)、圓順或粒鈍(滑澀)、弛緩或弦緊(緩急);難經則多看長短、位置比五行本位高或低(微甚)、軟硬(耎實濡實)、速度快慢(速遲)、沉取輕舉後有無脈動()、按了是否分散()等。

是動則病診獨法★

上下左右比較後,找出與其他位置差異最多的脈點後,將它定義為獨處

扁鵲學派醫家認為脈診當下查找出的獨處,是維持人體機能運轉時的最異常環節,推論此點可能危急系統穩定而致病,故邪氣(干擾場)應客居於此(〈九針十二原〉:察實與虛,若有若無)。

接著依這些特性診斷出陰陽盛虛,或甚至五行(木火土金水)、六氣(風木、君火、相火、濕土、燥金、寒水)狀態,並設計處方給予治療。

三部九候診法

在西漢晚期彙編《素問》、《針經》以前,醫界主流曾採用過三部九候法(九臟論時期),切脈部位分為頭、手、足之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人、地三候。

切確診察位置則為:上部之天候顳淺動脈(厭頜)、地候顏面動脈(大迎)、人候耳前動脈(耳門),中部之天手太陰候寸口(太淵)、地手陽明候陽谿(或合谷)、人手少陰候神門,下部之天足厥陰候足五里(足厥陰之標)或太衝(足厥陰之本)、地足少陰候太谿、人足太陰(陽明)候趺陽(衝陽)。

亦可簡要為總候人迎為上(候陽,標以足陽明標脈為代表),太淵(寸)(或加尺澤的尺膚診)為中(候陰,五臟六腑以手太陰本脈為代表),趺陽為下(候陽,本以足陽明本脈為代表)。

《針經・禁服》描述了人迎寸口脈法,是以人迎候陽,以寸口候陰,取足陽明人迎、手太陰太淵(寸口)上下相較以定倍,再根據倍數斷定病經的診法。此診法應是經脈連環概念普及後,試圖簡化三部九候而設計的試驗性過渡診法。

而東漢《難經》時期以後,則盛行獨取手部橈動脈的寸口脈來推論全身氣血概況。如東漢張仲景編譯的《傷寒論》序註,提及當時醫界普遍「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能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深入閱讀:脈診概念難經心要(中)

六經標本診法★

古人從臨床診療觀察中,統整出人體遠隔部位之間有著縱向關聯,包括體表與體表之間有上下關聯、體表與內臟之間有內外關聯;並提出由「脈」上下、內外相連的理論:四肢末端為(本端,樹幹),頭面軀幹為(末端,樹枝),本末上下相應。

此「脈」的意義,在早期十一脈時期,如秦漢期間成書的《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中,屬向心性,偏向血脈性質;認為可能是實體解剖的「脈」,連結了遠隔治療現象的近遠端。各脈主幹各自獨立,由支脈相互聯繫。

到西漢晚期《黃帝內經》成書年代,此「脈」已轉型為氣化性質,不再是向心性,且彼此間構成經脈連環,如環無端;分為巡行體表的經脈衛氣連環,以及體內的營氣周流連環。

在實體解剖中,經脈於腕踝處、頸部、鼠蹊部等關節交通處,映出可診察其異動的「脈口」或「氣口」脈動點,還有於體表映出可反應其阻滯的「寒熱」、「陷下」、「結絡」等表象,以及脈氣傳輸注於體表孔隙,可給予治療的「輸穴」(節、氣穴)等。

自此經脈化身為表達遠隔治療現象的虛擬示意路線概念(如飛機航線)。

同名經一體

「經脈」這種縱向的樹形關係,延續至今表現在手足經的命名上,同名經為上下一體。

《針經・經脈》:「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針經・官能》:「審於本末,察其寒熱,得邪所在,萬刺不殆」、《針經・衛氣》:「能知六經標本者,可以無惑於天下」。

古代以陰陽類比觀察人體時,四肢以內、外側分陰陽,軀幹以表、裡分陰陽,頭面部無內外表裡只屬於陽(可參閱關闔樞與陰陽離合論)。六經分部為:

  • 陽明:正頭面部、軀幹前面、下肢前面
  • 太陽:正後頭部、軀幹背面、下肢背面
  • 少陽:側頭面部、軀幹側面、下肢外側面
  • 太陰:軀幹前面之裡,下肢內側面前部
  • 少陰:軀幹背面之裡,下肢內側面後部
  • 厥陰:軀幹側面之裡,下肢內側面中部

古醫家將人體以縱向六經、橫向三焦區分的看法,與現代發現的人體淺、深筋膜主要黏附線一致。六經標本可再分為手足十二經脈,為十二條灌溉與榮養周身的溝渠,以十二經水作抽象類比。

淺、深筋膜間主要黏附線的示意圖。這些黏附線可將全身皮下組織分成幾個不同象限。圖出自Carla Stecco《人體筋膜系統機能解剖學圖譜》,第二章「皮下組織與淺筋膜」,合理引用以供評論。
本刺法

醫者透過診察四肢腕踝「本」部之脈,可以推知頭面「標」部與相關聯的內臟疾病狀況,找出有異動處之六經給予治療,而治療時則同樣多可以針灸「本」部的穴位(最早的本輸穴概念)來改善。

本部診脈部位稱為「脈口」,又隨著血氣論的發展,氣的意義更為強調,也被稱為「氣口」,後來留存為今日的「原穴」。在獨取寸口盛行以後,手太陰氣口太淵更是獨自接下了「氣口」之名。

標本根結

以下古典所載的標本、根結之描述,可視為經脈假說的原型藍圖。

  • 足陽明之本,在厲兌,標在人迎頰下,上俠頏顙。(標輸為人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鉗耳也)
  • 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標在兩緩命門。命門者,目也。(標輸為天柱;根於至陰,結於命門,目也)
  • 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之前。窗籠者,耳也。(標輸為天容;根於竅陰,結於窗籠,耳也)
  • 足太陰之本,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標在背輸(十一椎下脾輸)與舌本。(標輸為脾輸;根於隱白,結於太倉,中脘也)
  • 足少陰之本,在內踝下二寸中,標在背腧(十四椎下腎輸)與舌下兩脈。(標輸為腎輸、舌下兩脈;根於湧泉,結於廉泉)
  • 足厥陰之本,在行間上五寸所,標在背輸(九椎下肝輸)。(標輸為肝輸、厥陰毛中急脈;根於大敦,結於玉英)
  • 手陽明之本,在肘骨中,上至別陽,標在頰下合於鉗上。(標輸為扶突)
  • 手太陽之本,在外踝之後,標在命門之上三寸。(標輸為天窗)
  • 手少陽之本,在小指、次指之間上二寸,標在耳後上角下外眥。(標輸為天牖)
  • 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掖內動脈(標輸為天府、背中大輸,即大杼、三椎下肺輸)。
  • 手少陰之本,在兌骨之端,標在背輸(五椎下心輸)。(標輸為心輸、七椎下膈輸)
  •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掖下三寸。(標輸為天池、心輸、四椎下厥陰輸;根於中衝,結於膻中)

三陰經與五臟關聯,標輸穴多在相應的五臟背輸穴;而三陽經則主要體現在軀體上下的關聯,標和相應的標輸穴在頭面部,頸部標輸穴則是中繼站。

《針經・雜病》:「頷痛,刺足陽明(本輸)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標輸)於經,立已」。

《針經・厥病》:「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標輸),後取足太陽(本輸)」。

標本治法,則以先病者優先取穴治療。如上述厥頭痛,是標部的項先痛,後來才厥頭痛,故先取標輸天柱刺之。

若要治療五臟六腑的疾患,則五臟取本輸穴(《針經・九針十二原》:「願聞五臟六腑之所出處……五臟五輸……六腑六輸」)與背輸穴(《針經・背輸》:「五臟之輸,出於背者」),六腑則取相應的下合輸穴(《針經・邪氣藏府病形》:「胃合於三里,大腸合入于巨虛上廉,小腸合入于巨虛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陽,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膽合入于陽陵泉」)作為針刺處方給予治療。

在查取五臟背輸穴、六腑下合輸穴治療時,是先查按對應輸穴,再看病症(如疼痛、姿態動作、脈相)是否改善,來判斷是否為相應的輸穴,稱為「應穴法」。

人迎脈口診法

《針經・終始》編者所推崇的人迎脈口脈法,則取足陽明經人迎跗陽(足陽明脈口)上下相較以定盛。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在太陽,三盛在陽明,若盛且躁在手經,四盛溢陽而外格;而脈口一盛在厥陰,二盛在少陰,三盛在太陰,若盛且躁在手經,四盛溢陰而內關。

經脈連環營氣周流示意圖,四連環為任督脈周流,故論至四盛為止

依此原則判定何組經脈連環(少陽厥陰一、太陽少陰二、陽明太陰三、任督四)為病。

若相較不盛不虛,人迎、跗陽上下相應,則陰陽不相移,不適用終始篇調陰陽治療方案,是十二經脈本經自生病,再回到周身遍診法,根據十二經脈常見之是動病、所生病查找確認,並取之本經。

周身遍診法

以《黃龍祥看針灸》書中所舉的「牙痛」為例,黃教授推論若依據十二經周身遍診法的思路,古醫家應是以「是動」病候優先推測是否陽明經脈有病。

如果切脈比較診察得知顏面部的大迎(足陽明脈之標)脈動盛,可取大迎,或下關、頰車治療;如果大迎脈不盛,而手部的陽谿脈(手陽明脈之本)動盛,則取合谷。

那麼如果陽明脈都很正常呢?再看頭側邊少陽經的耳門脈(手少陽脈之標)或頜厭脈動(足少陽或足太陽脈之標)是否盛大,並且可以在耳門、絲竹空、浮白、完骨等穴找到壓痛處,則取這些少陽經的對應穴位治療。

再如果少陽脈也正常呢?考慮是否有手腕尺側的神門脈動(手少陰脈之本)異常,有的話,則尋按背部的心俞和厥陰俞(五臟之背輸)。

氣至

取穴治療後,再次按脈應見到異常脈動逐漸恢復正常,如躁動脈變得和緩(穀氣來援的特性)、實脈力道減緩(大如其故而不堅)、虛脈力道增強(大如其故而益堅),稱為「氣至」(確認觀測指標,即脈相是否改善,〈九針十二原〉:察後與先,若存若亡)。

獨取寸口診法

在陰陽相應,以及將人看為一團氣的思想到達巔峰後,誕生了單取手腕部橈動脈的寸口診法(認為氣循環由肺推動,故取手太陰肺經),由於方法更為簡便而越來越多醫家採用。

《難經・一難》:「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定關

診法將橈骨莖突高點視為寸口脈的中央分界,定為(經渠),其上至魚際下(太淵)為寸內,其下至尺(尺澤)為尺內,陽於寸內取九分,陰於尺內取一寸,尺寸為一寸九分(《難經・二難》)。

寸相應於胸以上至頭面部,尺相應於肚臍以下至足部,所以關下的橈骨莖突陷下處即為鳩尾。左應左,右應右。

十二經脈投影至寸口脈

周身遍診法的診斷是依據十二經脈動脈而來,而十二經脈有天人地三部,每部有四條經脈,要怎麼投影到寸口脈呢?

《難經》第十八難根據陰陽五行原理,設計了相應的候診法:「手太陰,陽明金也;足少陰,太陽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陰,少陽木也,生手太陽、少陰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為上部。手心主,少陽火,生足太陰、陽明土,土主中宮,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養者也。」

手太陰、手陽明屬金,足少陰、足太陽屬水,根據金生水、加上自然界中水流在下的原理,所以水脈在尺部,金脈在寸部。

足厥陰、足少陽屬木,生手太陽、手少陰的火,火性炎上喜歡往上走,所以火(君火)脈在寸部,木脈在關部。

屬相火的手厥陰心主、手少陽三焦則位在尺部(命門的相火在下,與在上的君火相對),生屬土的足太陰、足陽明,所以土脈在關部。

以上是依據五行相生的原理,安排十二經脈寸口脈診的方法。由於十二經脈同時存在於人體左右兩側,依天人地相應理論,雙寸同時可以看火、金,即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手太陽;雙關同時可以看木、土,即足厥陰、足少陽、足太陰、足陽明;雙尺同時可以看水、相火,即足少陰、足太陽、手厥陰、手少陽。

男女雌雄陰陽相應

再依男女與雌雄觀點,男子氣發於左,應於左為火木水,右為金土相火;女子氣發於右,應於右為火木水,左為金土相火,以寸關尺評判十二經脈。

五臟浮沉診脈法

先查看患者左右、上下的氣血分布,並診斷好陰陽盛虛後,再看深淺層次,以浮中沉決斷五臟。

《難經・五難》:「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也。故曰輕重也」。

即切脈時層次由表而裡分五層(五行)為皮脈肉筋骨觀察五臟氣血狀態:下壓三菽重,肺(金 );下壓六菽,心(火);九菽重,脾(土);十二菽重與筋平,肝(木);按至骨,腎(水)。

徑向共振理論

在郭育誠醫師著作《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一書中(p. 129)以徑向共振理論的科學實驗結果解釋,每個器官都有特殊的共振頻率,而心臟是週期性跳動,所以這些共振頻率是心跳的諧波;血管中的血壓諧波決定了局部的灌流量。

古典所稱的「經脈」系統,在現代醫學中可以換句話說為「描述身體共振系統的語言」,彼此間能互相轉換。經脈系統,等於維持人體運作的共振系統。

以實驗結果來看,血壓諧波 H0 可對應為手厥陰心包經(可代用心經)、H1 為足厥陰肝經、H2 足少陰腎經、H3 足太陰脾經、H4 足太陰肺經等五臟的經脈;而高頻部分,包括第五諧波到第十諧波,則分別為 H5 對應足陽明胃經、H6 足少陽膽經、H7 足太陽膀胱經、H8 手陽明大腸經、H9 手少陽三焦經、H10 手太陽小腸經。

故穴位調氣操作,可視為在調節全身的共振系統。而經脈循環無端的理論思想,從循環共振系統的角度上已可由現代科學驗證。

因此可以在人體上任一個動脈搏動點取得器官的諧波,這也是為何《難經》獨取寸口的科學解釋,更是為何寸口脈可以全息得到人體全身訊息的原因(可參見郭育誠醫師於長庚針研營的演講,2019/5/4 上傳發表)。

臨床脈診時,我們可以先雙手同時候診六部脈,找出其中相比太過或不及的獨處,並依其寸關尺,推斷天人地(金火、土木、水);再依陰陽五行分配金木水火土(心肝腎、肺脾命),或依浮中沉五層相應深度(肺心脾肝腎)得出臟腑;最後以脈象(浮沉大小緩急滑澀數遲)特性,判斷出何脈受何邪所犯。

左手得之,病在左側;右手得之,病在右側。依寸口脈找出邪氣所居之經脈後,再以五輸穴陰陽生剋原理,下針補瀉調整失衡的經氣。

VAS

1968年法國諾傑耶醫師 (Paul Nogier) 發現,只要將診察用探針觸及耳穴病位反應點 (focus) 時,脈動就會變得更堅實;而隨著刺激終止,脈動便減弱並恢復原先一般狀態,並可以重複誘發此現象 (sympathetic, autonomically controlled skin reflex) 後,提出了 Vascular Autonomic Signal (VAS) 診療法,即是古典脈診法於西方醫學的再發現。

其做法為醫者一手按脈動處,另一手以指爪或切或循或按壓欲治療區域或穴位,同時驗證脈動按壓處是否脈相改變(力道增強或減緩),來確認治療點是否有效;RJ Laser 低能量雷射系統將此法推廣給許多西方醫師採用。

古典刺法治療思路

形氣神

在古人的觀點中,可以說是一座金字塔,形是塔底,氣是塔中,神是塔頂。神屬於精神層次,氣為氣血層次,形為肉體層次。

上一層是下一層的先導,即下層受到上層規劃與調控;而下一層承載著上一層,即下層為上層的具現形象與依附容器。神為非物質,氣探討無形的物質波動表現,形則描述純物質的粒子性質。

現代醫學注重解剖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若類比於光的二元性——粒子性與波動性來看,屬於粒子性,對應到古人的「形」;至於「氣」,則屬於波動性範疇,落在生物物理學領域。

「神」如果套用現代語言來描述,可以說是「」(Field);表現在意識與潛意識的內在活動層面,俗語稱為靈魂、靈性、精神的範疇,現代以宗教、心理學、腦科學為代表。

古人相信,當生命現象仍存續時,場(神)會繼續規劃與調控下層的能量(波動/氣)與物質(粒子/形)表現。

真邪★

再將古典中的氣拿出來看,《素問・寶命全形論》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把人看成一團天氣和地氣相合而成的氣。

《針經・刺節真邪》則道:「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也」,人體經脈所運行的氣則稱為真氣,是天氣(廣義指來自宇宙的能量,狹義指空氣)和來自大地的穀氣(廣義指來自地球的能量,狹義指飲水與食物)合併後充於全身。

除了人體的真氣外,還有外界環境的正氣(正風,不實不虛,不影響人)與邪氣(賊風,使人虛而傷人)會與人體內的真氣互動。當人體的某個部位真氣虛弱時,邪風會乘虛而入,客居留止該處。只要醫者能透過針灸操作,讓真氣再度充盈堅固,邪氣就會離開。

病邪進展

◎經脈真氣虛弱(脈虛,本經自生病)→ 邪氣侵入客居(脈盛,大則病進)→ 疾病發展由陽而陰(由外表而內裡、由外腑而內臟,先陽盛陰虛,再陰盛陽虛,最後陰陽俱虛)

疾病發展,從經脈律動紊亂的波動性層面開始(共振基頻較高,適合經脈分刺法等),逐漸下降,最後顯現為粒子性的物質表現,成為實質病變(適合五臟六腑應穴刺法)。

持續虛弱的經脈,不敵負面影響因子(邪氣、干擾場),共振基頻開始降頻,逐步顯現出器質性病變,如結絡,橫阻於經脈之上(適合解結,如筋刺法、絡刺法⋯⋯等);而虛弱的五臟與腹部,也因為血液循環差、筋膜沾黏與共振效率低落等因素,留結成積(適合解結,如募刺法)。

到了這個程度,治療的難度提升,協助自癒所需的時間也會拉高。

是動病與所生病

氣層次的經脈(或別絡)律動紊亂後,若未即時糾正,久而久之,可能會沿著經脈運行路線,導致形層次的生理疾病;這就是「是動病」(切診經脈氣口異動時可能有的病)與「所生病」(沿經脈連線所發生的疾病羅列整理)的由來。

針刺調氣目標

治病需要恢復經脈律動,用針的目標為補強真氣、瀉除邪氣,調控經脈氣血(經氣)的手法則為補則實、瀉則虛。

古典針刺治療以陰陽平衡為目標,所有治療的開始,思路都以最終的「平」為導向,如《素問・三部九候論》所說:「無問其病,以平為期」,以終為始,故稱「終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氣針(波動觀)

《黃帝內經》裡,氣的相關描述是以流體的表現敘述,只是無形無相,可以透過脈相得知經脈狀態。若想要調控身體現況,就必須透過針刺來調整氣血,而調氣血的目標在於平衡人體的陰陽盛虛。

《針經・根結》:「用鍼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從能量與波動(氣)的觀點來看,針刺時醫者的生物電磁場,透過操作針具進入患者體內的過程,來增強或減弱治療處的生物電磁共振表現,此為氣針

醫者意也

基於生物電磁能量場之間會交流影響,神層次的意念訊息也會帶入氣的波動之中(可想作是 WiFi 或數據傳輸)。

醫者本身最好雙腳踏實接地(接引大地負電),將身體調整到動作姿態中正的位置,以至誠之心專注於下針一事,別無所求,其他層面的運作就全部安心交給大宇宙與患者自己。《針經・官能》:「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懈」。

所謂醫療,就是醫者在靜心狀態下,以其技術引導協助患者自我療瘉而已。《針經・官能》:「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鍼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

◎診脈 → 確認陰陽盛虛 → 調陰陽

氣針操作以和緩細微為善,方不致能量變化短時間內過於劇烈。《針經・官能》:「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徐推之」、「欲微以留」。常用補法,多需要搭配呼吸與安定慢推。

得氣

得氣標準為提之不出(男子)、插之不入(女子)。《針經・終始》:「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互文修辭,即男內:堅拒勿出,女外: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提與插,是在同一針位極小幅度的操作,也是後世燒山火透天涼複式手法的基礎。意思是,在男子身上,應該要見到「內」的現象,即提之不出;而在女子身上,應該要見「外」的現象,即插之不入的狀態。若有,則此刻得氣,方能進行後續補瀉操作,以調控營衛。

古典營衛

氣血論下的營衛說認為,衛氣由分腠走到分肉之間(稱肉肓),於體表出入之處為氣穴)。

分腠是皮紋之間、皮與肌、肌與肉、肉與肉、骨節交界之處,分肉則是皮與肉,或肉與肉的間隙,皆是今日的「筋膜」(Fascia) 範疇。

白色橘絲衛氣出入分肉之間模型。 Photo Credit: liz west @flickr CC BY 2.0

最簡單就能想像的營衛實體化模型,是很好剝皮的橘子。橘皮為皮(表皮至真皮層),橘皮表面凹陷小坑是氣穴,橘皮下與橘瓣之間為皮下筋膜層,所有的白色橘絲類似筋膜,其分連橘皮及其下組織為分腠,在橘瓣交界部分則為分肉,這些都是衛氣所行走的通道,而橘瓣內的果汁水分則當成是營氣。種子可視為臟器,亦由膜相連包覆,而這些更加厚實穩固的膜可當作膜原來看。

營衛生會

在古典營衛觀點中,人體運行的氣(能量),是脾胃吸收的大地水穀之氣(穀氣),合併肺所呼吸的上天之氣(天氣,現代指空氣)後,成為富有營養的精氣,接著在心血管系統中化為血液,以奉生身、以榮四肢末端、內注五臟六腑。

人體所運行的氣在榮養身體器官的同時,可分別為行走在血脈、經脈內的營氣(榮氣),以及血脈、經脈外的衛氣;也可分別為富含氧氣與養分的清氣,以及攜帶代謝產物的濁氣。營氣屬陰象月,衛氣屬陽象日。

現代營衛

古代醫家,將營衛陰陽與人的營養與代謝系統、心血管系統(脈的盛衰滑澀)、睡眠與清醒(八脈之陰陽蹻與日常作息)、體溫調節系統(體表寒熱)、流汗與不流汗,以及免疫防衛系統等聯想在一起。

以現代醫學來看,營衛作用亦可歸屬於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作用範疇下,營為副交感神經系統,衛為交感神經系統。

五十營
營氣周流示意圖

營氣自寅時起,由手太陰出發,依序經過手陽明、足陽明、足太陰、手少陰、手太陽、足太陽、足少陰、手厥陰、手少陽、足少陽、足厥陰經,轉入奇經的兩蹻脈後,再到督脈、任脈,以上定義為繞行一周,一天繞 50 周,供應著身體機能運作的一切能源。

衛氣巡行體表之經脈連環
此為《針經・逆順肥瘦》所載之衛氣巡行體表之經脈連環模型。以左側雄行論之,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若再以活子時而論,活午時後巡行方向應相反。

衛氣類似太陽,理想上,在白晝人醒來睜開雙眼之時出動,從足太陽的睛明起繞行各陽經(足太陽、手太陽、足少陽、手少陽、足陽明、手陽明)與周身保衛身體,在足部時入足心轉出內踝,從足少陰轉入陰蹻(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交貫衝脈,主左右之陰),再復合於眼睛目內眥(陽蹻,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於風池 ,主左右之陽)與足太陽睛明相交。

以上定義為繞行一周,清醒時應繞 25 周;而黑夜人睡著閉上雙眼之時收隊,巡行陰臟,依序由腎、心、肺、肝、脾,再回到腎,定義為繞行一周,睡著時應繞 25 周。

分刺法★

想要調氣的話,最好是調控衛氣而不傷營氣,以分刺法臥針平刺或斜刺肉肓引穀氣,刺激衛氣所游走的分肉之間,而且操作過程中盡可能不要刺傷到肉。

亦可根據其針刺目標,如刺氣穴、經脈之輸穴等,稱為氣穴刺法、輸刺法,兩稱呼皆是分刺法。

分刺法針刺深度

《針經・終始》:「凡刺之屬,三刺至穀氣」、「故一刺則陽邪出(真皮層),再刺則陰邪出(皮下筋膜層),三刺(肉肓分肉之間)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此三刺法,可視為後世天人地三才分部操作法的前身。

◎去除陽邪 → 去除陰邪 → 穀氣至(脈恢復徐和)

皮下組織的組成結構。淺筋膜層將淺層脂肪組織和深層脂肪組織分開。淺層脂肪組織其纖維隔呈現垂直分佈,脂肪小葉在纖維隔之間。深層脂肪組織由疏鬆結締組織組成,脂肪細胞少,間隔較薄且纖維少,讓淺、深筋膜之間得以滑動。圖出自Carla Stecco《人體筋膜系統機能解剖學圖譜》,第二章「皮下組織與淺筋膜」,合理引用以供評論。

要讓虛脈經氣變實,在得氣後行針做補的手法;而要讓實脈經氣變虛,則得氣後行針做瀉的手法(〈九針十二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

補瀉調配氣穴營衛

《素問 · 離合真邪》又說:「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滎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在血氣論分刺法指導理念下,行針的目標不在於驅邪,而在於調配逆順出入之會(邪所客居、經氣虛之氣穴)的營衛,行補法讓衛氣入營,行瀉法讓營氣出衛,當經脈之氣重新平衡後,邪氣自然離去。

也就是給予邪(干擾場)所客居之經脈帶有目的性的機械性刺激,嘗試讓自律神經系統重新回復平衡狀態;同時也暗示經氣虛實的補瀉,可以另外透過治療其他經脈,或刺激應穴(治療的高槓桿點),來達成整體陰陽平衡。〈終始〉篇所載之調陰陽治療方案,亦是尊從此原則設計。

在古典針灸體系裡,刺五輸穴(由早期一個本輸概念,再擴展成五或六個穴位)、背輸穴原穴六腑下合輸穴等,是氣針調氣的重要應用。

推薦學習:加拿大的潘曉川醫師統合了許多文獻,提出經典中醫自洽體系,其中依據《內》、《難經》對於「氣」學說的精華,重新設計出簡要的針靈技術,獨取寸口脈左右相比,從浮至沉找出大中大、小中小的獨處,再給予標準化的五輸穴、原絡穴、任督脈、八脈交會穴等治療,很適合剛接觸針灸的醫師學習。可參考潘曉川醫師《開竅中醫》影片、《二十分鐘懂針靈》入門講座。

形針(粒子觀)

如果針刺後診脈,發現調不動;或是每次只改善一些,下次來就恢復原樣;或甚至直接見到身體上縱向經脈所過之處,有橫向瘀結的淺層靜脈絡等,則懷疑有「」(knot, blockage) 卡住經脈,使得經脈氣血不通,就必須先解結

解結★

中層屬氣的氣血無法改變,代表能量低落,氣血受制於底層容器。

此時則要打開屬形的身體纏結,包括舊傷與手術疤痕、皮膚紋理或溫度寒熱異常處、因身體張力結構較弱而組織增生代償補強處、激痛點 (Trigger Point) 或條索 (Taut Band)、體表呈現紫紅色細絲散布的微血管、突起如蚯蚓或怒張的表層靜脈(血絡橫絡)、肌筋膜不同層次之間緊繃牽扯處、臟器包膜緊繃或壓迫導致長期微循環灌注不足而功能低下、組織增生或不適處(積聚癰疽)、骨內壓高而骨面不平處……等。

譬如只要打破杯子,水就能去任何地方。這些纏結除了實體結構以外,通常都還糾結著成形當時所受困的情緒能量。

醫者解結調形時,也必定同時調了氣;然而不懂氣血的人,如果不依據任何客觀理學診斷調形,很有可能調亂了對方氣血還不自知。《針經・根結》:「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

從肉體與粒子(形)的觀點來看,針刺時醫者的實體針具,依據不同手法與操作位置,鬆解、纏緊、或激發患者體內的對應組織結構(皮膚、血絡、脈壁、肌肉、肌筋膜、神經、骨膜等),此為形針,亦是形氣雙調。

◎診脈 → 確認陰陽盛虛 → 解結 → 調陰陽

形針需要有足夠的刺激量才能導致實質改變,進而疏通纏結、瀉出邪氣。

絡刺法

血盛而當瀉者,刺小絡血脈,刺其出血。

脈刺法

在查找到盛大異常脈動點後,採經隧揩摩瀉法去邪氣,促使經脈的脈動恢復平和(刺脈調經法),而古針具尖端較為粗糙、圓鈍,對動脈壁或深層靜脈壁有較好的摩擦刺激。

筋刺法

古人將「筋急」(筋膜攣急)分為軀體症狀的陽筋急,和內臟症狀的陰筋急(又稱內急)。陽筋急的主要表現形式為「支」、「反折」、「轉筋」、「結筋」、「瘈」,台灣口語常說:「拐到」、「閃到」、「撓到」、「卡到」。

此外,痛處不等於是筋急處,筋病的特性為《針經・衛氣失常》:「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要治療得先準確找到筋急處,再以焠刺恢刺浮刺等筋刺法處理。治療時,以去筋急為優先,一般在解除筋急後,結筋或結絡會自然恢復。

至於「結筋」,則是指筋的結聚,按之堅硬,多伴隨疼痛。先尋找結筋處,或按之極痛不可忍處,或可引發轉移痛之處,以左手按壓使之不得移動,再行針刺。此法又名「決痛針法」,可視為古代的乾針刺法。

重押手

現代在鬆解筋膜時,常以更平滑、細利的針具操作瀉法,在肉豐厚之部位,多反覆改變針尖方向作大幅度直刺提插(如《金針賦》蒼龜探穴針法),並以押手指下感受得到肌筋膜躍動延經脈方向傳導為佳。

而肉較瘦薄之部位,則可在其鄰近處,以針尖指向病處斜刺,在真皮層以下左右掃散或前後撥動(如《金針賦》青龍擺尾針法,又稱浮刺法、毛刺法,是分刺法延伸),以疏通、傳導經氣。

現代針具非常光滑鋒利,想要滯針纏緊組織結構作形針補法較難;可改採電針,調至疏密波,用頻率 3Hz 以上(以患者可耐受為準)。

推薦學習:中國的劉朝龍醫師,統合傳統中醫思想、現代醫學、自身學習與診療經驗,提出以望診辨別陰陽盛虛的理論,將人體劃分成五緯,依據陰陽、升降、出入、表裡等不同經脈軸向分析,採單側取穴針刺治療,以形氣雙調為特色的極易針灸體系,發表的論文有【極易針灸取穴規律初探】(劉朝龍、史岩,2019),適合想進一步探究中西結合臨床針灸的醫師。

骨空刺法、髎刺法

深刺骨間孔隙,如骨與骨之間的孔縫、關節腔縫、各神經孔出口等。如《素問・骨空論》:「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鯤(陰囊),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

骨刺法

刺激與摩擦骨膜。短刺,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

結與積聚診法

《難經》延伸結不解,邪氣在體內「留結成積」的理論:身體先是有結,再成積氣或聚氣(合稱積聚),最後化為癰疽

解結是古典針灸治療很重要的一環,《針經・衛氣》說「知六府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代表解結要學會怎麼解胸、腹、頭、脛之結。醫家明白解結刺法後,就能刻招牌立門戶收治患者了。

脈輪位置與神經叢示意圖
脈輪位置與神經叢示意圖,出自1927年 C.W.Leadbeater 著作《Chakras》一書,公眾領域;可參考作為類似氣街概念的側面觀,概分為頭、胸、腹、脛(此處應指軀幹的腿部上游,即骨盆區段,如氣街穴在此區段)四區

《黃帝內經》編者認同人體有四個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異動時若切爪尋按,應見有動脈應手處,按而刺之。

〈衛氣〉:「取此者,用毫鍼,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乃刺而予之」、《難經・七十八難》:「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按所鍼滎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鍼而刺之」。

診氣街之結

在找尋與確認氣街之結時,可以請患者由上而下,依序摸頭頂百會(頭察頭顱)、胸口膻中(胸察胸腔/上焦)、腹部肚臍神闕(腹察腹腔/中焦)、腹股溝氣街(脛察下腹與骨盆/下焦)等四處穴位,以及曾經的疤痕位置,或其他所見結絡等位置後,逐次比較觀測指標前後之改善程度,藉此確認其所在區段。

《難經》編者認為,脈的特性是脈搏跳動偶爾會停一下,但沒有固定的數目;若屬陰則脈較其本位(應與皮脈肉筋骨五層相應)沉,若屬陽則脈較本位浮。〈十八難〉:「結者,脈來去時一止,無常數」、「結甚則積甚、結微則氣微」。

積氣屬陰,五臟所生,脈診特性為沉伏;聚氣屬陽,六腑所成,脈診特性為浮動。所以,見到有結、伏特性的脈,則體內應有積氣;見到結、浮特性的脈,則四肢應有難好的痼疾(聚氣)。

腹部積氣診法

確認腹部後,可以再察五臟的積氣,專用術語與診法如下,

  • 之積:肥氣。位置在左脇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有上下的界線。
  • 之積:伏梁。位置起於肚臍之上,像手臂一樣大,範圍往上到達心下
  • 之積:痞氣。位置在胃脘,像覆蓋的盤子一樣大。
  • 之積:息賁。位置在右脇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大。
  • 之積:賁豚從小腹發起,往上的範圍到心下,像小豬突衝的狀態一樣,有時上有時下,沒有一定的時間長短。
心下、左右脇下、胃脘、臍、小腹等區域示意圖。

在《內經》、《難經》的陰陽哲學觀裡,認為男女也能看作一團氣,男子為雄者應天,氣發於左,左升右降;女子為雌者應地,氣發於右,右升左降。故上方所描述的左右位置為男子定義,女子則相反。

讀至此,醫者要注意到,此診法分析時採用氣機圓運動升降作為評判,先以東南西北中映射陰陽五行,再聯繫至經脈系統,並依此類推理解臟器運作,實非指涉真實的解剖構造。

募、原與三焦膜

古醫家在診察人體時,以經脈、三陰三陽標本體系為縱向分部,以三焦膜、背輸、腹募為橫向分部作觀察。

體腔網膜描繪,正面觀。圖出自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作者 Henry Gray 1918,公眾領域。

在衛氣理論中,當氣行於胸腹之內為肓膜,其氣所聚匯之處,稱臟、腑之「」或膈、肓之「」,也是臟腑之氣出於胸腹的位置。

主動脈圖,取自維基百科,作者 Mikael Häggström, using source image by Edoarado,採用 CC-by-SA 3.0 授權

衛氣行走在人體橫向有三焦(匯聚於臟腑之「募」或膈肓之「原」)、前後向有四個氣街,胸、腹、頭、脛,由命門處的腹主動脈(衝脈)供應氣機發動之源(古醫家將人體中央,沿著脊椎上下的內部生命動力來源稱為「衝」,而衝脈則為其傳輸的管道,即今日的主動脈),所以出於下焦,為扁鵲學派的命門、三焦募原、原氣說。

奇經八脈

衝為縱向(矢狀切面)穿過人體軀幹中央的假想線,帶則是橫向(水平切面)穿過人體中央的假想線。古醫家依此概念出發,來設想身體的機能運作,並且在人體上找出可能對應的實際「脈」來,作為此假想線的實體解剖化身,而衝脈落在腹腔即為腹主動脈,並向下肢延伸。

古中醫觀普遍採用三一(陰陽中)法則,如手足三陽,與手足三陰(如十一脈增補手心主為十二脈的過程,一方面可能是古醫家發現正中動脈遺留現象,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讓理論更加完善,補完酉卯端冠狀切面假想連線,以湊滿數術十二),三焦等,也如此設計了任督衝三條假想線(子午端矢狀切面)來推論人體。

故衝脈也對應至印度脈輪觀下的中脈,任督則等同於中脈於體表之投影;而「衝」之意涵,與昆達理尼拙火一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互參,應有同源的內觀修煉文化。

七週大之胚胎,可概分為前側內臟體腔,與後側脊索腔。作者 Ed Uthman, CC BY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 via Wikimedia Commons

依上述概念延伸,亦可將任脈視為人體前側由網膜包覆的腔室整體,而將督脈視為人體後側的脊神經腔;這兩大區域腔室都在胚胎時期發育。

至於陰陽蹻脈,以及陰陽維脈,其原始概念可參考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所述:「陽蹻主一身左右之陽,陰蹻主一身左右之陰,以東西言也」,即沿人體骨架為中心作縱向矢狀切分兩半之後,再觀察其東西向冠狀切面之內外;「陽維主一身之表,陰維主一身之裡,以乾坤言也」,即人體分表層與裡層後,再觀察其南北縱向矢狀切面之上下。

兩者區分在於,以中線分析法觀察人體時,所採用的分析方法與觀看的層次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巡行路線與穴位應是後來設計與收入的。

而西方傳承的古典針灸,則認為衝脈是經脈之海,引領且同時在其他七條奇經八脈的輔助下,將來自三焦的能量溢灌至整個八脈系統(能量分配層,先天系統),然後經由十二經脈相通(八脈交會穴),再分配給十二經脈與五臟六腑(能量使用層,後天系統)。

募刺法★

募刺法要深刺達腹膜,甚至穿過腹膜(《黃帝明堂經》腹部中線上的募穴深度,是一般輸穴針刺的 5-8 倍,比環跳穴還深 2 倍,深達腹腔),取穴於臟腑、三焦之募(古時針尖圓鈍,針感強、不易刺穿臟器包膜)。

刺道

募刺時,醫者以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探尋腹部,找出是否有臟腑筋膜匯聚處的結節(募原)、異常搏動點(蛟蛔)等,定好切確之處,以三指或拇指堅持住固定好,令內臟分開、壓出刺道,而右手持長針快速進針直刺,再徐徐刺入結點。

腹腔動脈及其分支,圖出自 Gray, Henry. 1918.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公眾領域

陳曉輝醫師在《針經知行錄》中分享其臨床經驗,如果欲針之處貼近後側腹壁,刺手需要棉柔用力持續按壓,若針尖觸及內臟包膜可能引發劇痛或不適,此時微微回針;押手左右微微晃動或震顫,分開刺道,等到針下無阻力、無痛感時繼續進針,使針體與臟腑膜原接觸。

而臟腑自身的氣血運動、呼吸時腹內壓的變化、腹部脈動的力輻射與針身撞擊刺激,會重新活化內臟使其自主調節「積」的淤滯,此時患者可能會有類似積氣發病時的不適感,等有股氣明顯穿過之後即消失;也有的是規律性疼痛,或是持續性疼痛。最好等至不痛後再出針,療效較佳。

推薦閱讀:《針經知行錄》,作者陳曉輝,是黃龍祥教授的弟子,在藏區服務時一邊研讀針經,一邊還原針經所載的古典診法與針法,留下大量實踐筆記,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各種古典脈法介紹、脈刺法、募刺法、恢刺法等,值得對古典針灸治療有興趣的臨床醫師閱讀。

推薦觀賞:韓國 tvN 電視臺2017年推出的連續劇《名不虛傳》,描述17世紀韓醫許任,在過去與現代交錯穿梭的故事。演出中有許多古典針灸的操作畫面,值得針灸愛好者觀賞,Netflix 有上架

衝脈、氣街

衝脈(冲脈、伏膂之脈、伏衝之脈、太衝之脈)在腹腔可視為腹主動脈,古醫家其中一派認為是氣機發動之源頭,即生氣之原腎間動氣。《素問・骨空論》:「衝脈者,起於氣街(氣衝,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併少陰(陽明)之經,夾臍上行,至胸中而散」。

腹主動脈往下肢延續,接到髂總動脈,再陸續分岔至腹股溝股動脈後,為氣街(氣衝)。圖取自維基百科,作者 Mikael Häggström, based on work by Edoarado, Mariana Ruiz Villarreal (LadyofHats, Fred the Oyster, Mikael Häggström and Patrick J. Lynch,採用 CC-by-SA 3.0 授權

古醫家發現,如果積氣居於下腹部衝脈之上,則手按之應手而動,過一會兒後鬆開,手則能感覺到一股熱流延兩大腿內側下行,就好像熱水澆灌一樣。《針經・百病始生》:「其著於伏衝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

脛部氣街由下腹骨盆區,經腹股溝往下延伸至下肢部,並體現在下合穴系統上,如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

如〈百病始生〉提及邪氣「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雜病〉所述:「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氣衝),已刺按之,立已」,以及〈厥病〉中:「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即長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等,都是指解除積結的募刺法

扁鵲學派人體觀

最近看到卡巴拉生命之樹幾何圖形時,不禁讓我直覺聯想到扁鵲學派的人體觀。

此圖並非出自中醫經典,僅方便各位記憶參考。

左右兩支柱是三陰三陽上下本末相連的同名六經,正中的中柱是走在體表任督二脈,以及體內居中的衝脈。

正中央日字上方區塊為上焦,隱含的中心是膻中,心之君火居此;日字下方區塊為中焦,中心是臍為神闕。往下的倒三角為下焦,生氣之原,中心代表氣海關元,命門之相火居此。

先是邪在陽,取四肢十二經脈輸穴、六腑下合輸與背兪,以分刺法、應穴刺法刺之;後是邪在陰,取膏肓之原、臟腑之募、腹部與下腹部氣街之結,以募刺法刺之。若無陰無陽,則候病所在,以筋刺法刺之。

總結扁鵲學派診療綱要:查色按脈,先分別陰陽盛虛(內外、經脈臟腑、四肢軀幹),確認獨處特性;再定位人體上下(六經標本,刺四肢本輸、五輸、六腑下合穴,背輸等)、前後(氣街,刺軀幹,解胸腹頭脛結)、左右(三焦,刺肓膈之原臟腑之募),給予對應部位針刺治療;接著察後與先,確認治療成效。

經脈與輸

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陰陽十一脈灸經》、《足臂十一脈灸經》西漢早期文獻,與《黃帝內經》西漢晚期文獻比對來看,經脈醫學之成型,推估是先有陰陽、五行、六氣等理論,由扁鵲學派為首發現經脈感傳現象並累積遠隔診療經驗 ,後將五行六氣合六經標本,再套入感傳現象,並設計成今日之十二經脈體系(十一脈為早期設計之診療體系)。

脈氣指涉經脈遠隔治療現象

在古典中,經脈起止 = 脈口所在 + 脈候病症所及的最遠隔部位,即 = 本輸所在 + 本輸主治病症所及的最遠端部位,都和脈氣(經脈感傳現象)相聯屬。

《黃帝內經》時代的循經取穴,不是取經脈上的所有點,也不是取唐代以後規經的所有「經穴」,而是取標本的穴,尤其是本輸穴(早期以經脈為本名的經脈穴,或者是後期的五輸穴)。

天回漢墓出土的經脈示意線漆人
經穴連線圖非古典經脈本意

現代流行的「經脈辨症」,多在經脈巡行路線上任何一處找到任一種病症,即辨為某某經脈病(將經脈所生病的意義誤解成是動病,而且痛處不等於病處);或是在規經後的經穴中任取一穴,甚至在經脈循行路線上取任一穴,或壓痛點、阿是穴治療,稱之為「循經取穴」等(濫用本輸的意義,將其概念擴展至本輸以外的經輸),都是對於經典解讀的誤解或濫用,丟失了古人基於「脈」作針灸診療的應用原理與理解。

經穴與激痛點

據目前古典文獻考察,以及現代乾針治療的激痛點研究推測,輸穴的起源(孔穴派,如《黃帝明堂經》傳承體系)與經脈遠隔診療體系(經脈診療派,如扁鵲學派、《針經》傳承體系)應為各自發展,後來醫家才將輸穴歸入各經脈,整併於經脈學說體系之中。

古今人體結構未有劇烈改變,故輸穴的發現,離不開以痛為輸的範疇。以1977年 Ronald Melzack 等人的研究為例,認為有七成以上的激痛點與傳統規經的經穴重疊。

如果我們以嚴格的現代觀點,來看經穴歸經工作,那些「肘膝以上」的經穴,缺乏切確脈氣所發的可靠證據,很可能只是前人努力依據各種經典內容,所拼湊完成的連連看作品。丟失經脈本意的針刺治療,和現代乾針實無明顯差異。

經穴歸經

先是經驗穴定位(概略指出位置)統整,而後才歸經。早期醫書如《黃帝內經》、《黃帝明堂經》,僅將手肘、膝蓋以下的輸穴歸經,軀幹部輸穴則不歸經。

現在已知最早是由唐代楊上善,首次為《黃帝明堂經》所有 349 穴歸經,但未繪圖。而目前史料中最早將輸穴連成經穴圖的,是北宋石藏用所繪的銅人圖。

在元代滑伯仁《十四經發揮》安排十四經穴歸經與經穴圖以後,後世設計多仿效其法,特別表現在頭部經穴、下肢足太陽經穴、足少陰經穴的連線安排上,並且大為盛行。後來諸家在經穴歸經上也不盡相同,如宋代以前腎經均行走於脊背(《針經・經脈》本意),而現代則行於胸腹部。

如果從現代經脈研究(經脈系統)成果,以及古代刺絡放血的絡脈診療(絡脈系統)、同源的藏醫針刺放血,與腹募穴(三焦、募、原、命門系統)、背輸穴系統、少數民族的標本診療體系、古代導引術與祝道長的內觀經驗(奇經八脈系統)、董氏奇穴等源流來看,輸穴、經脈與五輸穴、絡脈、奇經八脈、標本診法、腹募穴、背輸穴、應穴、現代乾針等概念,根據其累積的經驗、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內證體驗、發展的診療技術等背景而源流不同,以現今觀點來看,其實已不必硬將輸穴強行歸經連線成同一個系統。

經脈是生命現象的示意概念

我們今日常見的經穴圖,容易造成新學習者對於「經脈」的實質產生誤解,以為是條實體點連成的曲折實體路線。

而不知「經脈」是解釋一種生命現象的代稱:「觀察到同一共振頻率(諧波)的器官或組織構成的集合,在人體內部,呈現有可交流能量與信息的縱向通道現象」,猶如飛機或船的「航線」,即「觀察到同一類載具(例如飛機或貨船)的集合,在水面或空氣中,呈現有可傳輸飛機或船的通道現象」,這樣的示意概念。

經穴圖,就像是把航線上載具最頻繁出現、通過的熱點,記錄下來,然後再把各個點連接起來而成的圖。

其他古典刺法技術

應穴刺法★

現代針灸治療,很重視「有效點」(或稱反應點、應穴、天應穴、反阿是穴,是治療的高槓桿點)的查找,即找出能夠使病症消失,或明顯減輕的點,也是《針經》裡判斷輸穴的重要觸診方法。

如〈百病始生〉:「察其所痛,以知其應」、〈背輸〉:「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

當有效點為經脈輸穴(經輸)時,則稱為「應穴」,不是經輸時,則稱為「天應穴」。

針刺前,先觀察脈象異常所在(可依脈診找出病變的對應經脈,或是診察出病變位置的經脈,有各種方法),接著再找出能使病痛消除的反應點所在(也同樣有各種找法,例如譚針的天應穴平衡針法系統,在採用古典針灸診療觀點後的針刺一二三,其步驟為:1. 診斷十四經病變經脈,2. 找出平衡經脈,3. 找出平衡經脈上的全息應穴或天應穴,或是遠絡醫學、臟腑別通、扁鵲神針等查找法)。

微針系統

這裡多提一下微針刺法,諸如耳針、頭皮針、手針、足針、眼針、舌針、唇針、頰針(王永洲醫師)、項針、腹針、脊針等,是以身體的特定局部區域,診察或治療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也是一類盛行的反應點診療法。

以耳針為例,從1957年法國諾傑耶 (Nogier) 醫師發表耳穴診療系統以後,又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證明,耳穴診斷中出現的陽性反應處、壓痛點、低電阻點等病理反應點,同時也正是治療疾病的刺激點。

未來展望

如果要以現代、科學的觀點理解、學習針灸,就必須先讀懂古典的基礎,知道針灸診療的來龍去脈,並且搭配現代最新的解剖學、肌動學、筋膜學等,才能承先啟後,有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以下羅列未來的針灸學可能發展方向:

  • 古典針灸文獻學基礎教學與研究
  • 現代醫學佐證的古典針灸學基礎
  • 針灸治療與經脈、脈刺、筋膜、筋刺等研究

針灸治療基於持續活動、具有功能性的生物體,是「回生之學」。以古典針灸的診療經驗來看,現代可以與復健科、物理治療領域互相結合,尤其是筋膜研究,將是未來趨勢。

至於古典天人地相應的觀點,至今還尚未有清楚的理解,值得大家持續探討與研究。

  • 人:針灸治療與復健科、物理治療跨領域整合,筋膜研究
  • 地:地球自旋科氏力對外傷與筋膜力線的作用、地磁與四季對於人體的影響
  • 天:宇宙、日、月、五星引力與週期對人體的影響

本文參考書目與資料

作者: zerngjia

曾政嘉——中山醫學大學牙醫系畢業,執業牙醫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