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政嘉 醫師
針灸一詞,其針字代表「用針」,灸字代表以艾或其他方法「溫薰」。
傳統的古典針灸刺法,根據醫者的治療哲學思想、想達成的治療目標,以及針具在解剖構造中的目標位置等,其操作技法會有所不同。
在前一篇〈古典針灸導論〉曾提及,古典如《針經》(即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浮刺法、本刺法、分刺法、筋刺法、脈刺法、絡刺法(又稱血針)、謬刺法、募刺法、恢刺法、骨空刺法、應穴法、去瓜法、發蒙法、火針⋯⋯等等,皆是基於欲治療的部位與目標不同,而衍生出的不同針刺技法。
在《針經》與《難經》的所有針刺法中,特別注重經脈治療,以及針刺調氣、補瀉手法上的操作。故本文也會以現代觀點解說,古典針灸在調氣與補瀉時的原理與作法。
而宋元以降,由儒醫、易理、命理⋯⋯等學問推衍而出的針刺法,則不在本文古典針灸(基本定義為:出自《針經》與《難經》兩大經典的針灸法)討論的範圍內。
至於現代針刺,由於肌筋膜與激痛點的認識與治療理論開始盛行,也推動了新刺法,如乾針技法誕生。再回頭,看古典筋刺法一類下的決痛針法,竟也與乾針如此相似,好比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觀點。
於是,學習古典針灸刺法,讓我們得以更全面的角度,重新理解刺法背後的治療思想、能由科學驗證的現代醫學原理,並實踐刺法所想達成的目標。
在接下來的針刺法討論,我們將撇開治療目標與部位,先專注探討將針刺入體內這段過程,所採取的方法。
接著,再稍微深入古典中特別強調的分刺法,以現代醫學觀點理解「調氣」在做什麼,以及「針灸補瀉」操作想達成的目標與原理。隨後概述單式刺法,與通關過節、飛經走氣複式刺法的基本操作。
再來概述應穴刺法,並解說《針經・終始》所設計的經脈循環調陰陽三針療法、筋刺法解結與募刺法等常見古典刺法基本操作。
最後,則稍微聊一下新興的雷射針灸。
針刺入人體
進針法
推薦採用單手進針與夾持進針法,而管針進針法易傷醫者手指,應減少使用。
單手進針法
用於短針,以右手拇指、食指持針,以中指按住穴位旁,接著拇指、食指向下施力進針,刺入穴位皮下。而在刺入皮膚時,刺手可以搭配指力同時迅速捻轉,較能有效進針。
此法亦可以搭配左手押手,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皮膚,右手刺手針尖則靠著押手指甲邊緣進針。
夾持進針法
用於長針,先以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押手拇指、食指,待右手刺手約略定位好穴位後,以兩指夾持棉球,裹住針體下端並露出針尖,再使針尖接近穴位皮膚。
接著押手夾持住針體,刺手在押手的配合下往穴位施力,將針刺入穴位,並逐步往下進針。
針刺角度
臥針平刺
針身盡可能平躺刺入,與皮膚呈現 15 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又稱沿皮刺、橫刺,適合皮薄肉少的部位淺刺,例如手掌腳掌、頭部的穴位。
斜刺
針身與皮膚呈現 45 度左右傾斜刺入,適合淺刺,或想避開血管、肌腱等時使用。
直刺
針身與皮膚表面呈現 90 度垂直刺入,淺刺與深刺皆可,適合人體絕大部分穴位。
針刺方向
依病情需要
例如想要達到氣至病所,可以讓針刺的針芒方向指向病位處。以心病為例,可以針左手內關穴,並將針芒向心朝上。
依經脈衛氣循行模型
搭配經脈衛氣循行模型,可以用針芒方向決定迎隨補瀉,後方「五輸穴分刺法」一節下的「經脈循行補瀉(針芒方向迎隨補瀉)」細項會再詳述。
依穴位特性定向
依照穴位的解剖特點適時改變針尖方向,例如風府、風池、啞門穴等應避開枕骨大孔,保護延髓、小腦;或如背輸穴,可以指向脊柱。
針刺深度與目標位置
古典刺法的核心綱要為五體刺法,即依據病邪深度、疾病程度或相應之五行等條件作為判斷,來決定針刺應深入多深。
以分刺法而言,最重要的是以脈為基準,在皮下、且於脈管之上此兩者間為淺刺,在皮下、且於脈管表面或以下至骨膜此兩者間為深刺。其餘是為了湊滿與五行相應。
分刺法之所以不刺脈,而改刺分肉之間,標示著古典醫學從更早的馬王堆醫書時期「用砭啟脈治癰腫」血脈論,更替為「刺脈調經」、「余欲勿使被毒藥,無用砭石,欲以微鍼通其經脈,調其血氣,榮其逆順出入之會」血氣論治療指引的重大轉變。
以下描述為基本概念,至於各穴位安全深度細節,以及針刺異常狀況處理等,則可再查閱各針灸專業書籍內容。
皮
刺皮下淺筋膜層或肌筋膜分肉之間(治肌急而寒者,浮刺法)。
脈
刺皮下動靜脈,必須以針具謹慎揩摩脈管,以刺激脈管外的筋膜與自主神經系統,而非刺入至脈管內部。針對經脈的脈刺法又稱「經刺法」。
許多穴位明確定位在脈動處,就是要刺激脈管,以調節經脈律動。
肉(分肉之間)
《針經・官鍼》:「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
經脈的五輸穴刺法,在血氣論推行後的指導原則下,則改採分刺法執行,在經脈(深層靜脈或動脈)周邊的筋膜處作刺激。
古典相當注重分刺法針刺之時,針必須遊走在筋膜之間,切勿不可刺破肌肉膜。而這項要求,則與現代激痛點刺法明顯不同。
依激痛點的治療理論而言,例如最早的 Dr. Janet Travell 認為:「lance a TrP with a hypodermic needle, while acupuncture needles were too delicate」(亦即針灸針太細,刺不破肌肉,應該用注射針效果比較好)。
以及根據 Dr. David Simons 後來對於乾針刺法的認知為:「mechanically disrupt the integrity of dysfunctional endplates」(亦即以針刺打破肌肉擾亂終板),皆指出應該要刺穿肌肉。
而後來的 Dr. Melzack 則提出疼痛閘門閘門假說,認為激痛點的針灸或經皮刺激等都是在關閉閘門:「close the gate (gate control theory of pain)」。
至於針刺在刺激肌筋膜、肌外膜,與刺穿肌肉兩者,其療效上的差別需待後人繼續深入研究。
筋
古典對刺筋的認識,其實與分刺法取肌筋膜的「分肉之間」約略相同,只是深至骨膜之上,而並未至骨。
如《針經・長刺節論》:「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痺。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
要治療筋痺,得先準確找到筋急處,再以焠刺、恢刺、浮刺等筋刺法處理。治療時,以去筋急為優先,一般在解除筋急後,結筋或結絡會自然恢復。
《針經・衛氣失常》:「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
骨
深刺至骨膜表面,刺激與摩擦骨膜。
如《針經・官鍼》:「短刺,刺骨痺,稍搖而深之,致鍼骨所,以上下摩骨」、「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鍼而深之,以治氣盛而熱者也」。
骨孔(髎)
深刺至骨間孔隙,如骨與骨之間的孔縫、關節腔縫、各神經孔出口等。
如《素問・骨空論》:「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鯤(陰囊),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
氣穴(節)
《針經・九針十二原》談及氣穴(節)時說:「所言節者,神氣之所遊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針經・邪氣藏府病形》:「刺此者,必中氣穴,無中肉節。中氣穴,則鍼游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
指出氣穴是氣遊行出入的地方,常在分肉之間,亦即肌肉與肌肉間,或是皮膚與肌肉、骨骼組織之間,屬於疏鬆的結締組織,解剖上附近可能有血管、神經、淋巴管等。
為什麼氣穴在《針經》中稱為節呢?可以推估是這樣的。
在植物的莖中,有凸起的節,可以從此處長出芽或葉,若沒有長出來,則成為類似眼睛形狀的「節眼」。人體的經脈就好比植物的莖,而氣穴,就好比這些節眼,是經脈之氣可遊行出入的位置。
輸穴解剖與神經血管束調控術(解剖實體觀點)
根據王增濤教授古典五輸穴的解剖特性研究,在分析古典中輸穴的各種定位描述後,從人體以針灸針找出受試者穴感最明顯的位置,並以超音波輔助確認位置,再與解剖位置相比對,最後確認了針尖所刺及結構與穴感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論認為,五輸穴主要位於人體的肌門與骨門處。
在人體中,血管、神經、淋巴通常都由筋膜包覆捆成一束,並透過合適的入口以進入特定的肌肉或骨骼,以滋養、調控肌肉與骨骼,而進入肌肉的入口,就稱為肌門(神經血管束入肌點);進入骨骼的入口,則稱為骨門(神經血管束出入口)。兩者通常都位於凹陷、縫隙之中。
古典中描述的「脈」實體,尚未如現代解剖學如此細分,而是統合了血管、神經、淋巴的「神經血管束結構」。
若改以現代醫學語言來描述,「經脈」類同「神經血管束」,「經隧」則類同「神經血管束筋膜鞘」。
例如現代刺入薦骨孔 S3 的「骶神經調控術」,若以古典針灸來描述,就是刺入中髎穴作針刺調控。而古典刺法,從這個角度觀點反過來看,則可以說是遍及全身的「神經血管束調控術」。
穴位變動(生物電磁觀點)
根據現代經脈感傳現象的相關研究指出,經脈與氣穴都是會變動的生命現象,即使在同一個人身上,都會依據生理狀態而有所變化。
在張長琳教授所著《人體的彩虹》一書中,載有根據電導值繪製而成的穴位圖,輸穴(氣穴)的中心就是電導值最高點,經脈的中間線也是電導值最高的線。以手掌為例,掌心的「勞宮穴」與指腹的「十宣穴」電導值皆相當高。
若對照在病理或異常生理狀態下的人,電導值最高的勞宮穴變動相當大,僅手指末端的十宣穴約略穩定。可見穴位也是活的,需要醫者細查追尋。
今日所見的標準穴位定位,包含經穴和經外奇穴,都有固定的位置。可以合理推論是歷代醫家根據經驗,將常見的穴位反應點統整歸納,並定位命名。
而標準穴位的定位,給予醫者一個指南地圖,從該定位點出發,方便查找出患者身上的真正穴位點。穴位點在觸摸下,通常呈淺碟狀凹陷,而碟子的最深處即是通往經脈的穴位口。
三刺法
把針具刺入氣穴的過程,也可以根據解剖構造的深入過程,區分為三個階段:一、穿越真皮層,二、穿入皮下筋膜層,三、直至肉肓分肉的筋膜之間。
《針經・終始》:「凡刺之屬,三刺至穀氣」、「故一刺則陽邪出(真皮層),再刺則陰邪出(皮下筋膜層),三刺(肉肓分肉之間)則穀氣至,穀氣至而止」。
此三刺法,可視為後世天人地三才分部針法操作的前身,分為三部刺入,並根據不同的刺法,在不同的分部之間進退,並作提插補瀉操作。後續談複式刺法時會再提及。
得氣與氣至
得氣
《針經・終始》:「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互文修辭,即男內:堅拒勿出,女外: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男子為陽,氣常在外;女子為陰,氣常在內。男子的得氣反應是組織希望針留在裡面,女子則希望針擋在外面。
當針刺入以後,在男子身上若指下感覺到針被組織固持在該處不想被拔出來(進針操作時先深而淺,確認提之不出),或是在女子身上感覺到針被擋住進不去只能守在外面(進針操作時先淺而深,確認插之不入),那就是得氣了,方能進行後續補瀉操作,以調控營衛。
提與插,是在同一針位極小幅度的操作,也是後世燒山火、透天涼複式刺法的基礎。若要讓虛脈經氣變實,則在得氣後行針做補的刺法;而要讓實脈經氣變虛,則得氣後行針做瀉的刺法。
男子提與女子插的得氣分辨法,是古典陰陽思想指導的表現。以現代而言,只要確認針具在輕提或微插之確認下,有被組織固持住即可。
而古典中得氣的定義,類同後世金元時期竇漢卿在著作《標幽賦》所提的至或未至:「輕滑慢而未來,沉瀒緊而已至」、「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浮沉;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
講的是得氣就好比魚吞咬鉤餌之後,於水上下浮沉的感覺,手指可以感受到針若要上下微幅移動是會被組織咬住的,如沉、澀、緊;不得氣的話,就好比閒閒沒事處在深遂空蕩的幽堂裡那樣空虛,如輕滑慢。
傳統的「得氣」判斷標準,與患者身上的針感(又稱針「響」,如痠、麻、重、漲⋯⋯等)並無直接關係。
氣至
取穴治療後,再次按脈應見到異常脈動逐漸恢復正常,如躁動脈變得和緩(穀氣來援的特性)、實脈力道減緩(大如其故而不堅)、虛脈力道增強(大如其故而益堅),稱為「氣至」(確認觀測指標,即脈相是否改善)。
《針經・終始》:「所謂氣至而有效者,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也;堅如其故者,適雖言故,病未去也。補則益實,實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也;夫如其故而不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故補則實、瀉則虛,痛雖不隨鍼,病必衰去」。
分刺法補瀉調氣
古典營衛
分刺法所要調整的目標,是氣穴與分肉之間的營衛之氣。
氣血論下的營衛說認為,衛氣由分腠走到分肉之間(稱肉肓),於體表出入之處為氣穴(節)。
分腠是皮紋之間、皮與肌、肌與肉、肉與肉、骨節交界之處,分肉則是皮與肉,或肉與肉的間隙,皆是今日的「筋膜」(Fascia) 範疇。可參見上方三刺法所引用的圖解。
五輸穴分刺法
分刺法概要
以分刺法針刺經脈五輸穴時,一般沿著經脈方向臥針平刺,或是斜刺;而在肉豐厚之處的合穴,則可以直刺。得氣後,再根據情況作補瀉操作調氣。
分刺法起先由穴位點的調氣補瀉開始,後推展至十二經脈與五輸穴的線,接著又延伸成上下表裡內外的經脈連環成為圈,最後擴展為任督、厥陰少陽、少陰太陽、太陰陽明這四大連環構成的立體環繞球,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作經脈陰陽平衡調節,以平為期。
若病邪已從外經入裡,成為五臟六腑的實質器官病變,則應取膺與五臟背輸或六腑下合穴治療;而若有結絡積聚等致使六經上下內外不通,則應解結或募刺等治療。
至於在背輸、下合穴、募刺、解結等局部治療完成後,皆應重新回到分刺調經(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已也)。整體調氣平衡陰陽,為古典針灸治療之本。
當然,古典針灸除了特別重視的調氣、解結以外,也有紀錄一些能快速應用的經驗治療,如脹取三陽,飧泄取三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等,亦有各病專論(如寒熱病、癲狂病、熱病、厥病、雜病等)治法,以及局部多針刺法(傍刺、齊刺、揚刺、圍刺)等,而我們醫者也都可以參酌使用。
氣穴補瀉(最早的迎隨補瀉)
氣穴補瀉是為了調氣,而調氣是怎樣的概念呢?
《針經・九鍼十二原》:「麤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空中之機,清靜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這段文字記載,針刺手法試圖從得氣達到氣至的過程,將其比喻為發動「氣機」,就像在調控機關中可以扳扣的扳機一樣,氣機的發動如同掛上弓弦後的弩機,我們讓扳機轉向不勾住弓弦的放空瞬間,可以感受到其鬆緊振動之力,如此得知氣的虛實,藉此調整我們行針的輕重徐疾。
行針以發動氣機的過程,需要內心清淨才能感受手下細微。一旦得氣以後,針刺者必須意守這個位置作補瀉之法,並密切注意守住氣而不要丟失了。
《針經・九鍼十二原》:「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
如果得氣在操作(調控氣穴之氣機)途中就先行發生了(稱為來者,順也),屬於氣盛,要做瀉法奪之,這樣就會讓它變虛;若操作許久才有勉強得氣的狀況(稱為往者,逆也),屬於氣虛,要做補法濟之,這樣就會讓它變實。
《針經・九鍼十二原》:「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道,扣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
所以懂血氣之道(機之道)的人,懂得判斷發針補瀉的時機,不會過早或過慢(不可掛以髮,指時機不能有絲毫偏差);而做了扣扳機的動作卻發不動,說的則是不懂補瀉的意思。
能感受針下組織反應出氣的往來,才能做出適合對方身體所需的針刺操作。
針灸原理(共振觀點)
而在郭育誠醫師所著《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書中【針灸與經絡的祕密】這一章提到,根據王唯工教授提出的實驗成果,經脈就是同一共振頻率(諧波)的器官或組織構成的集合,而穴位(指氣穴)為弱共振腔,五臟六腑為強共振腔。
實驗中發現針刺或灸改變了穴位的共振條件,進而影響經脈上血液流體動力學的狀態(徑向共振理論);類似的結果也可以在中藥與方劑的實驗中確認。
古典所稱的「經脈」系統,在現代醫學中可以換句話說為「描述身體循環共振系統的語言」,屬於物理波動觀下的世界,兩者間能互相轉換。
以實驗結果來看,血壓諧波 H0 可對應為手厥陰心包經(可代用心經)、H1 為足厥陰肝經、H2 足少陰腎經、H3 足太陰脾經、H4 足太陰肺經等五臟的經脈;而高頻部分,包括第五諧波到第十諧波,則分別為 H5 對應足陽明胃經、H6 足少陽膽經、H7 足太陽膀胱經、H8 手陽明大腸經、H9 手少陽三焦經、H10 手太陽小腸經。
故穴位調氣操作,可視為在調節全身的循環共振系統。補與瀉,可想作是在調整機械錶中陀飛輪共振結構下,其平衡輪(擺輪)的正轉或逆轉,雖然方向不同,但皆是為了改善共振效率,讓身體的亂度收斂。
故古典中用於「氣穴調氣」的針刺「補瀉」法,與刺激強度或刺激量無關,也與症狀表現無關,而是指調節氣機的平衡與運轉方向,調節太過與不及重回平衡,相當精細巧妙。
而後世所出的「平補平瀉」,指的是僅以下針位置調配人體整體氣的分佈,讓對方身體自行運作修復,與古典針灸治療的精細調控思想不同。
機械玩具體驗
如果看至此還不大懂補瀉的概念,推薦有興趣可以花時間組裝一下由烏克蘭自推進玩具廠商 Ugears 所推出的「宇宙仰望者 Sky Watcher」陀飛輪玩具。
它是由兩個主要構件組成,一個是在下方累積與輸出動力的發條(即人體中的命門原氣系統),一個在是上方設定擺動頻率、決定走時快慢的陀飛輪本體(即人體中的經脈共振系統)。
而在組裝陀飛輪時,其「振動機構」(含平衡輪(擺輪)balance wheel 與彈簧 spring )以及「擒縱機構」(含擒縱叉 pallet-lever 與擒縱輪 escapement wheel)間的互動關係,會影響整個系統是否得以良好頻率運作。
在組裝完成後,會有一度需要反覆調整與排除陀飛輪問題的階段,最終時鐘才得以正常運作。而調節經脈氣穴補瀉,就類似在調節平衡輪與擒縱輪卡住的陀飛輪,要迎之隨之,以意和之,貼合其運作需求,使其重回運轉之姿。
徐疾補瀉
《針經・九鍼十二原》:「刺之微,在速遲」,又說「大要曰:『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
《素問・小鍼解》解釋為:「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即緩慢穩定徐入針、快速動搖疾出針可以讓氣虛的位置變實,快速進針、慢速出針可以讓氣實的位置變虛,是針刺速度在補瀉上的應用。
言實與虛,若有若無,指的是經脈氣實與經脈氣虛,一個有氣,一個無氣;察後與先,若存若亡,指的是針刺之後與之前都需要診脈(確認觀測指標有無改變),確認針刺手法後,脈氣實與虛的狀態還有沒有在,消失了沒;為虛與實,若得若失,指的是做出調整虛脈與實脈的針刺手法後,要使其有所得(補法),或使其有所失(瀉法)。
讀至此,請注意到徐疾和提插,是互相連動的針刺補瀉手法,亦是複式刺法的基礎。
呼吸補瀉
《素問・離合真邪》:「吸則內鍼,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鍼,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鍼,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
我們知道人體內氣由肺輸送,每次呼吸都孕育新氣與代謝舊氣,其中吸入時全身之大氣由上往下流入(氣量增加),呼出時大氣由下往上流出(氣量減少)。
為了協助泄出邪氣,在吸氣時進針,能不讓氣違逆不順,操作針時靜以久留,才不會擾動邪氣而散布到其他地方;而每當吸氣時轉針,是為了方便得氣;當呼氣快結束時,一併出針,可以協助身體讓邪氣隨著全身大氣一同排出。
《素問・離合真邪》:「必先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
下針前先捫、切、推、彈、抓要針的部位(假想的門)催一下真氣,這些動作就像我們從外面叩門,裡面的氣血就關在門內等候著。上述、切、推、彈、抓,則為經脈氣不足時的催氣手法。
若想要深入瞭解催氣手法,可以參考名老中醫張縉歸納的「揣爪循攝」單式刺法影片。
《素問・離合真邪》:「呼盡內鍼,靜以久留⋯⋯其氣以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鍼」。
若要留住真氣為補,就反過來操作。等呼氣快結束時進針,靜以久留,是為了等氣至。等到針下有氣至反應(期待針下感受為徐而和)後,在吸氣時出針,好保護真氣不要洩出,留在原地。
出針開闔補瀉
《針經・終始》:「補瀉: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
經脈氣實,深刺,出針後稍微按住下針位置(稀按其痏),以盡可能讓邪氣盡出,協助對方身體排除下針位置的邪氣。
經脈氣虛,淺刺,出針後快速按住下針位置(疾按其痏),經脈裡面虛弱的精氣比較不會跟著跑出來,可以補養經脈,只獨出邪氣。
深淺補瀉
當經脈受邪而脈相實疾時,想要讓經脈內的營氣出衛就要深刺,深刺就是瀉法。
而經脈氣虛,使得脈相虛徐時,再深刺只會讓病變得更加嚴重,這時就要淺刺而不瀉營氣,淺刺臥針是針衛氣,就是補法。
古典中的深淺,以假想的經脈脈管所在位置為基準,臨床上則可參考五輸穴周邊的動靜脈管,淺在真皮下脈管之上,深則在脈管表面上或旁側。
《難經・七十一難》:「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滎俞之處,氣散乃內針」。
針刺經脈陽表的衛氣時,要臥針而刺;針刺經脈陰裡的營氣時,先用左手攝按所要針的五俞穴位置,在表面衛氣散去後再進針。
綜看上述補瀉手法有很多,而學習古典針灸的各位,只要記住「密切觀察、貼合對方身體所需」這個要訣,在嘗試各種古典補瀉法後,再從中選擇適合自己、自己用起來開心的補瀉法即可。
經脈子母補瀉(子母補瀉作迎隨補瀉)
《難經・七十九難》依據五行生剋子母補瀉理論,進一步發展了經脈調氣法。如果要對經脈之氣迎而奪之,可以利用五俞穴瀉其子;如果要對經脈之氣隨而濟之,可以透過五俞穴補其母。
假如今天是心脈病,心屬火,陰經的五俞穴井、滎、俞、經、合穴為木、火、土、金、水。
土為火之子,瀉手心主心包經(心包代火受過)俞穴(大陵穴),是迎而奪之;補手心主心包經井穴(中衝穴),是隨而濟之。
而實虛,則代表經脈脈相的牢或耎(軟),氣來實牢是「得」,氣來耎虛是「失」,所以說若得、若失。
經脈循行補瀉(針芒方向迎隨補瀉)
《難經・七十二難》:「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裏,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這裡說迎隨,就是要利用營衛之氣的逆順狀態相互調整,如氣從經脈外走入經脈內,就是由衛入營,而氣從經脈內走出經脈外,就是由營出衛,而根據逆順的想法來取氣,就稱為迎隨。此處指針芒方向迎隨補瀉。
調氣都是在調陰陽的平衡,所以要知道內外、表裏這樣的局部陰陽關係並根據調整,所謂調氣的方法都是在調陰陽與營衛。此處指經脈循環調陰陽補瀉,後面會再解說。
體表衛氣循行模型(共振觀點)
在《針經》、《難經》確立經脈循行方向以前,如馬王堆出土的兩種帛書《十一脈灸經》,尚未有《針經・脈度》如環無端、周流不休的概念,皆是以四肢末端有脈動處為起點,止於四肢近心端(向心性),且尚未與內臟有所聯繫。
而《針經》與《難經》思想,則依據天體運行的陰陽雌雄模型,建立了經脈循行系統,即「經脈連環」思想,其衛氣體表循行為:手三陰經由胸走手,手三陽經由手走頭,足三陽經由頭走足,足三陰經由足走腹胸。
如果我們以為左右循行方向相同來看,舉手經為例,若陰經皆由胸走手、陽經皆手走頭,則胸部手陰經之氣終將掏空,頭部手陽經之氣終將爆滿;足經亦同,頭部足陽經空虛,胸部足陰經脹滿,流注必然無法完成循環。故左右循行必須相反,手經、足經才能滿足周流循環。
《針經・逆順肥瘦》所述為陽性的左側雄行(古以天左行之雄為主),而右側應相對類推;至於陰性要再反過來,為右側雌行,古人僅指單獨抽出陽者作為循行模型討論,其餘類推。
而根據祝華英道長《黃帝內經十二經脈揭秘與應用》的內觀經驗指出,以單側來看四肢肘膝以下的經脈衛氣循行,確實左右側方向相反,而且會正向、負向雙向交替運行。
每行一個呼吸之時,其左側約正運行二次、負運行二次,右側亦正運行二次、負運行二次。故男子取左側雄行、女子取右側雌行而論,是為了得到更大程度的陰陽相應。
衛氣的節律類似於太陽,所以衛氣在人身體上運行時,大概也可以分為陽氣逐漸上升的上午,和陽氣逐漸下降的下午。午前、午後針芒選用方向不同,目的也是為了陰陽相應,讓天之陽氣影響人相應衛氣的幅度達到最大效果。
若根據《針經》經脈連環循行方向理論,如果想要對衛氣的影響發揮到最大,那麼理想上對於男子而言,就要在人清醒時期陽氣逐漸上升的前半段,循著左手陽經升、右手陽經降、右手陰經升、左手陰經降、右腳陽經升、左腳陽經降、左腳陰經升、右腳陽經降的陽升運行方向,去影響經脈;而人清醒時期陽氣逐漸下降的後半段,則反過來看。
我們可以根據此衛氣循行體表的子午流注模型,以分刺法做針芒方向的迎隨補瀉,針芒逆向迎之為瀉,針芒順向隨之為補。如此達到經脈補瀉、甚至是經脈循環陰陽表裡補瀉。
太陽只要出來,影子都會落下,中午前後改變的只有投影方向。理想上的升陽降陽循行方向模型,改變的是對衛氣提升或降低的影響。例如男子睡前扎陽升方向模型,或許讓人會更加清醒一些;剛起床扎陽降方向模型,也許讓人再昏沉一些。
所以,理論上在患者身上所有下的針,只要是遵循同一個方向模型,不要混用都可接受,一樣是影響衛氣;但可能有上述清醒與昏沉的影響,長久反向操作可能對體質虛弱、較無法自我調節的患者有不良反應。
醫者請注意到,分刺法主要在刺激經脈五輸穴,而此體表衛氣循行模型屬於波動觀,採用的是人體幾個較大的生物能波動場旋轉共同作用下的綜合整體觀。而印度傳承的脈輪系統、或道家傳承的丹田系統,則是另外兩個不同位置、尺度與探測範圍下所做的觀測。
生物能共振棒探測旋轉方向
任何物體都會產生波動,生物體也是如此。以音叉為例,同樣的音叉會產生共振;而來自外界的波動,也會影響人體既有的共振模式。
我們可以採用保羅·施密特發展的生物能共振棒,來針對兩個物體之間做相關性檢測 (Relation test)。當測試物兩者相同時,生物共振棒會在兩物體之間來回擺盪。這是因為兩物體頻率一樣,所以產生共振交流,而生物共振棒被之間的交流「帶動」了,呈現擺盪狀態。
當共振棒左右橫向擺盪時,代表兩者頻率相同、極性相同,垂直擺盪時,代表頻率相同,極性不同;而如果兩物體不相同,則保持靜止不動。
在人體的體表上,有幾個較大的生物能量波動場發生位置。我們也可以透過共振棒的旋轉檢測 (Rotation test),直接確認各大脈輪(印度傳承)或丹田(道家傳承)的旋轉方向,且可以證明每個脈輪都有各自的旋轉方向,甚至男女相反。
至於具備穩定旋轉性的生物能量波動場,生物能共振棒則會隨著這個位置的生物能量場旋轉。以喉輪(天突穴)為例,狀態穩定的男性喉輪為右旋,女性則為左旋(現代語言中的左旋,受西方表述法影響,是以觀察者為中心向左旋轉;而古典中的左旋,是以左邊為出發點,指由左開始向右旋轉,右旋反之)。這個旋轉方向,是以受試者自身的觀察角度而說的。
依據生物能共振棒所觀測得到的人體體表旋轉模型,可以作為《針經・逆順肥瘦》所載之衛氣循行體表之經脈連環模型,還有胸背陰陽模型的可重複性客觀驗證。
意至氣至
醫者意也
基於生物電磁能量場之間會交流影響,神層次的意念訊息也會帶入氣的波動之中(可想作是 WiFi 或數據傳輸)。
醫者本身最好雙腳踏實接地(接引大地負電),將身體調整到動作姿態中正的位置,以至誠之心專注於下針一事,別無所求,其他層面的運作就全部安心交給大宇宙與患者自己。
《針經・官能》:「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懈」。
所謂醫療,就是醫者在靜心狀態下,以其技術引導協助患者自我療瘉而已。
《針經・官能》:「語徐而安靜,手巧而心審諦者,可使行鍼艾,理血氣而調諸逆順,察陰陽而兼諸方」。
在醫者為患者進行針刺治療時,先診脈判定陰陽盛虛,再決定如何對經脈調陰陽,接著下針進入氣穴調氣。
在針刺調氣前,可以先在心中設定本次治療所要改善的部位(即設定治療目的與真氣流入後的走向),接著依據各種針法如實操作。
要記住心法是,在針刺過程中放鬆(恬惔虛无,真氣從之)而專注(如臨深淵,手如握虎),請信任更偉大而寬廣的存在,把一切交給上天(真氣者,所受於天),並銘記不要混入想要把對方疾病治療好、或是讓對方減輕症狀之類的雜念與想法。
若有雜念,會涉入自己的意念強行介入,與上天的真氣失去連結,容易受醫者元氣與患者病氣交流的問題影響(能量交流,例如高流至低,或等量交換)。
古典中所謂針刺調氣,只是在調配逆順出入之會(邪所客居、經氣虛之氣穴)的營衛,行補法讓衛氣入營,行瀉法讓營氣出衛;而當患者經脈之氣重新平衡後,邪氣自然離去,而非醫者趕走病邪。
治療結果如何,在醫者密牢貼合患者所需(神在秋毫,屬意病者)之後,全交由對方身體與上天決定。
再請記住,病來山崩土石流,治病層層撥洋蔥。想達到完全無病無痛,並非人生常態,亦不該是醫者應追尋的目標;而是一次又一次,陪伴患者自我療癒,協助消除引起不適的根源,以回歸日常的生活之中。
古醫家需要練導引(氣功之外功),例如八段錦、五禽戲等,或是打坐(氣功之內功),一方面是要讓醫者有能力可以調節身體排除病氣,一方面是要讓醫者更容易進入靜心狀態,與上天的真氣共鳴。
如此一來,進入靜心狀態的醫者,若能貼合對方身體所需(迎之隨之,以意和之)操作針(如徐疾速遲、順逆捻轉等手法)、引導真氣流通得當,且對方身體運作得宜,就會自然發生氣至病所的經脈感傳現象。
真氣將由上天流向醫者,再經由醫者針刺之手,透過觸壓的手與針流向患者病灶處;並引發患者身體共振進入自癒狀態(守機、守神)。
氣至病所
根據胡翔龍在【循經感傳現象研究的現狀和問題】(針刺研究, 1981)中指出,以低頻電子脈衝刺激井穴或原穴,在 63228 人中有 78% 出現循經感傳現象。
而循經感傳有穩定性,有 86.7% 感傳路線與經脈圖大約一致;也有其可變性,該刺激之感傳趨向病變器官處,為氣至病所生命現象於現代的再驗證。
單式刺法
提插補瀉
《難經》七十八難說:「得氣因推而內之,是謂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代表下針後,氣因推而內之(穩推針往內插入)為補,因動而伸(擾動針往外提伸)之為瀉。
我們可以簡單想成,安定地由外而內是補(調整衛氣往裡去,會熱),擾動地由內而外是瀉(調整營氣往外去,會寒)。徐疾、提插皆是複式刺法燒山火、透天涼的基礎。
若想要深入瞭解提插補瀉,可以參考名老中醫張縉歸納的「進退提插」單式刺法影片。
捻轉補瀉
人體位於北半球時,醫者右手指順時針捻轉為推(又稱龍眼),為補;逆時針轉為伸(又稱鳳眼),為瀉;南半球反之。
古來一直都有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的說法,以北半球為例,低氣壓中心的氣旋是逆時針旋轉,周邊氣流往低氣壓中心流注並旋轉向上(右手拇指向上,四指旋轉方向為逆時針),而高氣壓中心則帶出順時針的氣旋,中心氣流往周邊四散;南半球相反。
所以,如果我們身在北半球,當以右手順時針捻轉時就會創造出一個往下降的氣流勢,逆時針捻轉就產生往上升的氣流勢。
古典針灸發展於北半球,因此以北半球觀察到的氣旋經驗,來推論進針時捻針的順時針轉、逆時針轉效果,即右手出大指順時針捻轉為補,收大指逆時針捻轉為瀉。
操作時的順逆捻轉幅度,以及捻轉次數,一樣應密切注意針下反應,以貼合對方身體所需。
若想要以最大程度貼合對方身體,則每一次的捻轉補瀉操作,其順逆轉應完全以意和之,故每做一次順逆皆要觀測。
即有時身體所需要的順逆,會依據針所在的層次而有所不同,例如順、順、順、逆、逆、順等,或是順、順、逆等,變化有無限種可能,操作直至不再需要以針刺動作回應時則止。
而針刺完畢出針過程,同樣需視身體所需調整順逆轉,直至針離開為止。
複式刺法
複式刺法的存在,是為了解結,以暢通經脈之氣流通,故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請視臨床所需而為之。
催氣刺法
子午搗臼
《金針賦》:「水蠱膈氣,落穴之後,調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轉之,十遭自平」。
子午搗臼,是針對穴位催氣。在押手的配合下,搭配刺手直刺,先緊按左轉九下,一邊捻轉一邊進針,然後慢提右轉六下,一邊捻轉一邊提針。
決痛針法亦可利用子午搗臼。
龍虎升騰
龍虎升騰,是眾多複式刺法催動經脈經氣的基礎形。在押手的配合下,搭配刺手臥針平刺,左、右捻轉的針刺操作。
先左轉九下,一邊捻轉一邊進針,然後右轉六下,一邊捻轉一邊提針。而押手按之在後,使經氣向前傳導,按之在前,使經氣向後傳導。亦可同時配合彈針、弩針等。
通關過節飛經走氣
若有結絡阻滯下針之處氣的傳導,而使經氣不能流通時,可以進一步利用四象刺法,以利通關過節、飛經走氣。
青龍擺尾
《金針賦》:「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
針至穴位淺部,先以手將針扳倒作弩,將針尖朝向病處,一左一右慢慢搖動針柄,淺而大搖,是慢慢搖動的刺法。
白虎搖頭
《金針賦》:「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
針至穴位深部,並根據押手關閉穴位經氣上行或下行路徑,以調控經氣傳導方向,進圓退方時深而小搖,是快快振動的刺法。
蒼龜探穴
《金針賦》:「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鑽剔四方」。
將穴位針刺方向,分為上、下、左、右四方,每個方向都分三部進針以探尋針感,然後一次退針後,再重複操作另一個方向,直到有針感時得以進一步操作。
赤鳳迎源
《金針賦》:「展翅之儀,入針至地,提針至天,候針自搖,復進其源,上下左右,四圍飛旋」。
針至穴位深部,再提至淺部,接續重複作至深部、至淺部的大幅度提插(或可在押手守氣下,用搓法搓磨針作刺激,實搓虛交替,可以虛搓為主),直至氣滿自搖時,進一步以飛法取涼。
飛法由下而上,以鳳眼逆時針搓、摩針柄螺紋,並反覆操作直至取涼。
若想要深入瞭解搓法與飛法,可以參考名老中醫張縉歸納的「搖盤捻搓」與「掛彈飛摩」單式刺法影片。
做四象針法時,亦可再進一步搭配呼吸補瀉,《金針賦》:「若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
取熱取涼
燒山火
適應情況:有難解的頑麻冷痹部位。
《金針賦》:「先淺後深,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
將預定針刺深度定位分為天、人、地三才分部,由淺入深分三部進針,在每一部都作緊按慢提九次,依此反覆操作幾遍,至患者病位或全身有溫熱感時出針,並閉按下針處。
若想要深入瞭解燒山火與透天涼,可以參考名老中醫張縉歸納的「燒山火與透天涼(一)」與「燒山火與透天涼(二)」複式刺法影片。
透天涼
適應情況:有難解的肌熱骨蒸部位。
《金針賦》:「先深後淺,用六陰而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皆細細搓之,去病準繩」。
將預定針刺深度定位分為天、人、地三才分部,確認進針至地部得氣後,由深至淺分三部退針,在每一部都作緊提慢按六次,依此反覆操作幾遍,至患者病位或全身有涼感時出針,不需閉按下針處。
若想要深入瞭解燒山火與透天涼,可以參考名老中醫張縉歸納的「燒山火與透天涼(一)」與「燒山火與透天涼(二)」複式刺法影片。
應穴刺法
《針經・背輸》指出:「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輸也」,即醫者可以查按輸穴作驗證(以尋按背輸穴為觀測指標),依其是否能改善病況,來找出能夠使病症消失,或明顯減輕的有效治療點。
背輸穴
背部輸穴是應穴刺法的重要應用,也是現代針灸在治療臟腑器官實質變病時的常用穴位。而在《針經》成書的時代,針刺背輸則有其風險,故古典中建議改用艾灸治療。
背輸穴的發展,早先獨立於五輸穴經脈系統,漢以後才逐步整理併入十二經脈系統中。故醫者在採用背輸穴刺法時,輸穴周邊神經系統的刺激、鄰近肌筋膜張力的鬆解作用,一般較大於經脈效果。
以背部輸穴的規律簡單而言,肺病就在肺對應的體表局部取穴,腎病就在腎對應的體表局部取穴,依此類推。
五臟背輸穴所在位置有多種說法,而較正統與被廣泛認可的,是在背正中線旁開 1.5 寸處。此線所過,其內部有重要臟器如心、肺等;而較安全的取穴方式,則是盡可能靠近脊柱取穴,如華佗一派取背輸穴的方法,即是以中線旁開 0.5 寸為穴位,稱為「華佗夾脊」。
要留意古典在判斷背輸穴時,所謂「椎下」,是以大椎骨(低頭時後項部突起的高骨處,即 C7)為起點,記為 0;其下方才是第一椎、第二椎⋯⋯等,至肩胛下角水平對應第七椎,至髂前上棘水平對應第十六椎。
常用的五臟背輸穴為三椎下肺輸、五椎下心輸、九椎下肝輸、十一椎下脾輸、十四椎下腎輸(可以背誦「三、五、九、一、四,肺、心、肝、脾、腎」方便記憶)。
另外,背部值得一提的穴位,還有可治療長期低頭勞累、緩解背部痠痛僵硬的天宗。
天應穴
在應穴法中,如該有效點為經脈輸穴(經輸)時,稱為「應穴」,而不是經輸時,則稱為「天應穴」。除了背輸穴外,亦可擴展至全身上下應用。
針刺前,我們可以先觀察脈相異常所在(可依脈診找出病變的對應經脈,或是診察出病變位置的經脈,有各種方法),接著再找出能使病痛消除的反應點所在。
反應點有各種查找法,例如譚針的天應穴平衡針法系統,在採用古典針灸診療觀點後的針刺一二三,其步驟為:1. 診斷十四經病變經脈,2. 找出平衡經脈,3. 找出平衡經脈上的全息應穴或天應穴,或是遠絡醫學、臟腑別通、扁鵲神針等,都有各自的查找法系統。
微針系統
現代也有許多利用身體的特定局部區域,以診察或治療全身各部位病症的方法,稱為微針系統;其中有耳針、頭皮針、腹針、頰針等,廣為盛行。
從1957年法國諾傑耶 (Nogier) 醫師發表耳穴診療系統以來,後續經歷幾十年的研究與實踐證明,耳穴診斷所出現的陽性反應處、壓痛點、低電阻點等病理反應點,同時也正是治療疾病的刺激點。
調陰陽之終始三針療法
我們可以把人的氣場想作是一個圓環,圓環裡有氣在流動,就如流動的水。
再將圓環分為六個區段(六經),其中一個區段水流很大、很多,即氣太過時,若給予一個逆向的力道,就能減少局部太過的發展;如果水流很小、很少,即氣不足時,給予一個順向的力道,則能增加不足的動能,調配整個圓環不同區段間的水流分布。
若集中單看其中每一個小區段,也各自有表層的陽與裡層的陰兩者(六經表裡);當表陽太過不降,或裡陰太過不升時,我們分別以逆向的力道降低,或給予順向的力道提升來平衡。
透過這些做法,我們就能調配圓環裡不同區段之間的氣,或是局部區段內各自的表裡關係。這就是經脈循環調陰陽的概念精神。
經脈循環補瀉(調陰陽)
《難經・七十六難》:「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以針作局部調整時,補法所補,取的是哪裡來的氣?瀉法瀉氣之後,氣的缺口又要從哪裡放氣進去?
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補法淺刺,是從衛氣取得,瀉法深刺,是從營氣放入(談內外)。
「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榮衛通行,此其要也」,切脈發現陽經虛陰經盛的時候,先補陽經再瀉陰經;陰經虛陽氣盛的時候,先補陰經再瀉陽經(談表裏)。
以上就是調整經脈營衛之氣通行的要訣。
調配經脈連環
《素問 · 離合真邪》:「經言氣之盛衰,左右傾移,以上調下,以左調右,有餘不足,補寫於滎輸,余知之矣。此皆榮衛之傾移,虛實之所生,非邪氣從外入於經也」。
在血氣論分刺法指導理念下,行針的目標不在於驅邪,而在於調配逆順出入之會(邪所客居、經氣虛之氣穴)的營衛,行補法讓衛氣入營,行瀉法讓營氣出衛,當經脈之氣重新平衡後,邪氣自然離去。
也就是給予邪(干擾場)所客居之經脈帶有目的性的機械性刺激,嘗試讓自律神經系統重新回復平衡狀態;同時也暗示經氣虛實的補瀉,可以另外透過治療其他經脈,或刺激應穴(治療的高槓桿點),來達成整體陰陽平衡。
以下所載的《針經・終始》經脈連環調陰陽三針療法解讀,以及前述「體表衛氣循行」之流注模型,皆歸功於潘曉川醫師提出的經典中醫自洽課程,而本文依據其教導延伸解說與評論,以方便醫師讀者理解古典針灸。
經脈循環營氣周流
《針經・終始》編者所推崇的人迎脈口脈法,是取同一條足陽明經上的人迎、跗陽(足陽明脈口),兩者上下相較以定盛。
在《難經》獨取寸口盛行後,終始篇的人迎脈口脈法已失傳。在今日臨床上的應用,則可以依據古典陰陽理論變通,並套用至寸口脈上使用。
在古典針灸的陰陽思想指導下,男以左為正,女以右為正。男子為陽(雄者左行,由左而右),女子為陰(雌者右行,由右而左)。
此陰陽與左右之思想,可參見《針經・五色》:「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素問・大奇論》:「男子發左,女子發右」、《素問・玉版論要》:「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脈氣往上,氣上逆),下為從(脈氣往下)。女子右為逆(脈氣往右),左為從(脈氣往左);男子左為逆(脈氣往左),右為從(脈氣往右)」等,都能見到陽者氣之道由左至右,陰者氣之道由右至左的說法。
陰者與陽者左右相反,女子的正邊則換到右手。這也是王叔和《脈經》裡記載〈脈法贊〉說左大順男,右大順女的原因。
生命體的左與右鏡像現象
在有機化合物中,也觀察到鏡像異構物的現象。定義若此異構物在偏振光下會讓光向右順時針旋轉,為右旋異構物(使光往右旋)(dextrorotation, d-type);以及讓光向左逆時針旋轉,則為左旋異構物(使光往左旋)(levorotation, l-type)。
而一般在沒有測光旋的情況下,則多以費雪 (Hermann Emil Fischer) 提出的「費雪投影法」(Fischer projection) 與甘油醛之立體結構相比,而冠以大寫「D-式」(右式,Dexter)及「L-式」(左式,Laevus)來區別具有鏡像對稱的鏡像異構物,與實際對極化光之右旋或左旋沒有直接關聯。此外,光旋性也會因為有機化合物狀態的變化而改變。
實驗發現,地球上所有生命體的 DNA 分子皆是右式,以及幾乎所有的氨基酸皆是左式。
現代人迎脈口診法
臨床脈診時,我們可以先雙手同時候診六部脈,若男子左手三部脈的脈相,皆較右手三部寬大,則可視為人迎盛;反之,若右手三部脈皆較左手寬大,則可視為脈口盛。
接著找出其中最明顯太過或不及的獨處。例如人迎盛,則找左手三部最浮而寬大者,或右手三部最沉而細小者;而脈口盛,則找右手三部最浮而寬大者,或左手三部最沉而細小者。
接著依該部脈所在的寸關尺,推斷十二經脈中的哪一組經脈連環最失衡。
由於十二經脈同時存在於人體左右兩側,依天人地相應理論,雙寸同時可以看金、火,即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手太陽;雙關同時可以看木、土,即足厥陰、足少陽、足太陰、足陽明;雙尺同時可以看水、相火,即足少陰、足太陽、手厥陰、手少陽。
接著再依陰陽雌雄觀來看,天左旋、地右動,陽者五行相生由左向右行(先左下而上,再右下而上),陰者五行相生由右向左行(先右下而上,再左下而上)。陽者為雄,木在左方為東升,金在右方為西降;陰者為雌反之,木在右方為東升,金在左方為西降。
陽者:左升,象地氣上升(地之水化為氣,如水的蒸發作用),故左主血;右降,象天氣下降(天之氣化為水,如雲的降雨現象),故右主氣。
所以,陽者左手由下而上為水、木、君火,右手由下而上為相火、土、金。同時,雙寸天部,左火剋右金為一對陰陽;雙關人部,左木剋右土為一對陰陽;雙尺地部,左水剋右火為一對陰陽,即左手為陽右手為陰,類似五俞穴陰陽經的剛柔並濟五行安排。
故男子左手寸關尺,依序對應為:手少陰(二連環)、足厥陰(一連環)、足太陽(二連環);右手寸關尺,依序為:手陽明(三連環)、足太陰(三連環)、手少陽(一連環)。
女子反之,右手寸關尺,依序對應為手少陰(二連環)、足厥陰(一連環)、足太陽(二連環);左手寸關尺,依序為手陽明(三連環)、足太陰(三連環)、手少陽(一連環)。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右尺)。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左尺),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右寸)。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左關);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左寸)。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右關);三盛而躁,在手太陰。
總而言之: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在太陽,三盛在陽明,若盛且躁在手經,四盛溢陽而外格;而脈口一盛在厥陰,二盛在少陰,三盛在太陰,若盛且躁在手經,四盛溢陰而內關。
依此原則,參酌雙手寸口脈診,以判定何組經脈連環(少陽厥陰一、太陽少陰二、陽明太陰三、任督四)陰陽失衡。
若相較不盛不虛,人迎、跗陽上下相應(今日則為雙手寸口脈沒有某一側皆大於另一側的情況),則陰陽不相移,不適用終始篇調陰陽三針療法,是十二經脈本經自生病。
再回到周身遍診法,根據十二經脈常見之是動病、所生病查找確認,並取之本經。現代亦可用獨取寸口法對應,查獨處取是動經脈治療。
除了上述依雙手脈診判斷失衡程度最大的經脈連環以外,亦可用其他方法來確認最需要治療的經脈病位,例如現代可利用經脈血壓計作血壓諧波變異數分析,或是依照《傷寒論》分六經的概念去判斷等等。
《針經・終始》調陰陽三針療法
〈終始〉:「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其中詳細談到人迎盛(陽盛)、脈口盛(陰盛)時,經脈連環相表裏的陽、陰經要二瀉一補,還是陰、陽經要二補一瀉,以及連頻率是要一天一次、兩天一次,甚至一天兩次都寫了出來,摘錄如下給各位參考。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
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太陰、陽明)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日二取之(一天可以扎針兩次)也。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
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
那麼如何做到經脈連環的補瀉呢?醫者可以依照經脈衛氣循行體表的方向,以針芒順逆深淺刺來調配各經脈的營衛盛虛,以恢復不同經脈連環之間的陰陽關係平衡。
以人迎一盛為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一針,後瀉其陽二針。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與足厥陰連環,可以補足厥陰肝經之母水穴一針,曲泉;瀉足少陽膽經本輸穴,足臨泣,或子火穴,陽輔,二針,或其標本、根結之起止(足竅陰、聽宮或聽會)穴等。
人迎盛為男子左盛,女子右盛,可取男子左側二針,女子右側二針為瀉;男子右側一針,女子左側一針為補。請依此類推。
至於各連環詳細要取哪三個穴位作組合,則仰賴醫者自行決斷,這裡就不再一一說明。此終始調陰陽三針療法之設計相當精妙,值得各位參考與臨床運用。
筋刺法
現代在鬆解筋膜時,常以更平滑、細利的針具操作瀉法,在肉豐厚之部位,多反覆改變針尖方向作大幅度直刺提插(如《金針賦》蒼龜探穴針法),並重押手以指下感受得到肌筋膜躍動延經脈方向傳導為佳。
而肉較瘦薄之部位,則可在其鄰近處,以針尖指向病處斜刺,在真皮層以下左右掃散或前後撥動(如《金針賦》青龍擺尾針法,又稱浮刺法、毛刺法,是分刺法延伸),以疏通、傳導經氣。
現代針具非常光滑鋒利,想要滯針纏緊組織結構作形針補法較難;可改採電針,調至疏密波,用頻率 3Hz 以上(以患者可耐受為準)。
簡易解結診療法
《難經》延伸結不解,邪氣在體內「留結成積」的理論:身體先是有結,再成積氣或聚氣(合稱積聚),最後化為癰疽。
解結是古典針灸治療很重要的一環。當經脈律動開始失調,生物電磁波動發生動亂,一旦復原力小於致病力,持續紊亂致使疾病共振常數不斷降頻,最終表現為物質實體器官的疾病。
當分刺調經改善不佳時,是疾病已進入器質性病變階段,可能已產生實質的結絡橫阻了經脈律動,應先解結,再回到分刺調經治療。
《針經・衛氣》說「知六府之氣街者,能知解結契紹於門戶」,代表解結要學會怎麼解胸、腹、頭、脛之結,包含了絡刺法、筋刺法、募刺法⋯⋯等。在醫家明白解結的方法後,就能刻招牌、立門戶收治患者了。
診氣街之結
在找尋與確認氣街之結時,可以請患者由上而下,依序摸頭頂百會(頭察頭顱)、胸口膻中(胸察胸腔/上焦)、腹部肚臍神闕(腹察腹腔/中焦)、腹股溝氣街(脛察下腹與骨盆/下焦)等四處穴位,以及曾經的疤痕位置,或其他所見結絡等位置後,逐次比較觀測指標前後之改善程度,藉此確認其所在區段。
若確定在頭部,可以取頭部穴位治療;確認在胸口,可以取胸部穴位治療;若在腹部,可再診察腹部積氣,並細查各分部再取穴位治療;若在腹股溝,可取下焦與小腹骨盆穴位或足部下合穴治療;若為疤痕、結絡等,則取對應位置治療。
心肺疾患可取膻中及其上下。胃腸疾患,選肚臍神闕或中脘附近,常用上中下三脘。
足部下合穴為:胃合於三里(足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上巨虛),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下巨虛),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委中),膽合入於陽陵泉。
絡刺法
刺結絡時,取小絡血脈,刺之使其出血。
《針經・血絡論》:「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
決痛針法
治療時需找出「結筋」,指筋的結聚,按之堅硬,多伴隨疼痛。即類似現代所說的肌筋膜激痛點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MTrP),簡稱激痛點。
重押手
在找出結筋處(如 taut band 緊帶),或按之極痛不可忍處(如阿是穴,按壓時對方會發出「啊!是是是!就是這裡」,但此點並不一定是傳統定義的輸穴,應稱阿是點),或可引發轉移痛之處,以左手按壓使之不得移動,再行針刺。此法又名「決痛針法」,可視為古代的乾針刺法。
後世所出的決痛針法,其描述並未指出不能傷肉節,而且已脫離分刺法調陰陽的範疇(筋急無陰無陽)。再加上現代研究,如1977年 Ronald Melzack 等人的研究指出,認為有七成以上的激痛點與傳統規經的經穴重疊(特別以肘膝以上的體穴為主),或許我們可以依此推論兩刺法約略是不同觀點下的類似操作。
當醫者聚焦於人體肌筋膜、器官作針刺治療時,屬於偏向物質的粒子觀點,與波動觀下的體表衛氣循行旋轉模型無關。如採用這種觀看方式,醫者可以查看主動肌、拮抗肌等的氣血狀態,在評判其氣血是否有太過、不及的失衡後,做出對應針刺治療,來卸除身上太過強大、緊繃的肌筋膜張力,是現代針灸治療(如極易針灸體系)的強項。
在現代乾針刺法中,有一派相當注重刺激到激痛點中的敏感點 (sensitive locus),尤以誘發脊髓特殊的局部肌肉跳躍 (LTR, local twitch response) 反射,來使激痛點 (TrP, trigger point) 去活化為目標。
而在古典針灸中,則更重視「氣滿自搖」的循環系統共振增強現象,是現代針灸與古典針灸在技術操作目標上的最大差別。
募刺法
此為氣街診法解結的延伸,確認結落在腹部時,可以再察五臟的積氣,其專用術語與診法如下:
- 肝之積:肥氣。位置在左脇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有上下的界線。
- 心之積:伏梁。位置起於肚臍之上,像手臂一樣大,範圍往上到達心下。
- 脾之積:痞氣。位置在胃脘,像覆蓋的盤子一樣大。
- 肺之積:息賁。位置在右脇下,像覆蓋的杯子一樣大。
- 腎之積:賁豚。從小腹發起,往上的範圍到心下,像小豬突衝的狀態一樣,有時上有時下,沒有一定的時間長短。
在《針經》、《難經》的陰陽哲學觀裡,認為男女也能看作一團氣,男子為雄者應天,氣發於左,左升右降;女子為雌者應地,氣發於右,右升左降。故上方所描述的左右位置為男子定義,女子則相反。
讀至此,醫者要注意到,此診法分析時採用氣機圓運動升降作為評判,先以東南西北中映射陰陽五行,再聯繫至經脈系統,並依此類推理解臟器運作,實非指涉真實的解剖構造。
募刺法要深刺達腹膜,甚至穿過腹膜(《黃帝明堂經》腹部中線上的募穴深度,是一般輸穴針刺的 5-8 倍,比環跳穴還深 2 倍,深達腹腔),取穴於臟腑、三焦之募(古時針尖圓鈍,針感強、不易刺穿臟器包膜)。
今日的物理治療領域的徒手療法中,已發展許多依據解剖與筋膜研究而來的成熟技術。例如傅士豪老師帶領的「身體閱讀與骨盆帶」課程,會帶著學員依據解剖構造所在,體會如何以手壓入腹腔觸診臟器張力,類同古典針灸以押手壓出刺道的手法。建議想要體會長針募刺法的醫師,可以先學習與熟悉過。
腹部募刺輸穴的發展,早先獨立於五輸穴經脈體系,在漢代以後才由各醫家逐步推論,整理併入十二經脈系統中。故醫者在使用募刺法時,輸穴鄰近解剖構造與臟器的刺激、調節筋膜張力所帶來的近制作用,一般較大於經脈效果。
刺道
募刺時,醫者以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探尋腹部,找出是否有臟腑筋膜匯聚處的結節(募原)、異常搏動點(蟲、蛟蛔)等,定好切確之處,以三指或拇指堅持住固定好,令內臟分開、壓出刺道,而右手持長針快速進針直刺,再徐徐刺入結點。
陳曉輝醫師在《針經知行錄》中分享其臨床經驗,如果欲針之處貼近後側腹壁,刺手需要棉柔用力持續按壓,若針尖觸及內臟包膜可能引發劇痛或不適,此時微微回針;押手左右微微晃動或震顫,分開刺道,等到針下無阻力、無痛感時繼續進針,使針體與臟腑膜原接觸。
而臟腑自身的氣血運動、呼吸時腹內壓的變化、腹部脈動的力輻射與針身撞擊刺激,會重新活化內臟使其自主調節「積」的淤滯,此時患者可能會有類似積氣發病時的不適感,等有股氣明顯穿過之後即消失;也有的是規律性疼痛,或是持續性疼痛。最好等至不痛後再出針,療效較佳。
若擔心長針募刺不易操作而致失當,可改採氣穴分刺法,以直刺深刺至皮下深筋膜處,並刺激腹部肌肉筋膜亦可。
腹部募穴有胃募中脘,大腸募天樞;小腹部募穴有膀胱募中極,三焦募石門,小腸募關元。
腸病時,可選天樞及其左右;小腹疾患時,可選關元、氣海及其附近針刺。
雷射針灸
看近年來持續發展的低能量雷射針灸,作用深度淺近體表,而作用機制是活化粒線體內電子傳遞鏈,增加 ATP 合成,對身體的營氣而言,可以說是一種「補」的作用(類似穀氣來援,亦可視為另類的補養灸法)。
根據 RJ-Laser Therapy Reference Book 書中內容來看,在低能量雷射照射總和為低劑量時(如 0.5-3J),能顯著促進潰瘍療瘉、促進傷口周邊血管再生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發炎、改善神經癒合、減緩疼痛等效應,又能疏通作用位置的局部氣血,對照射處的局部有「瀉」的作用。
而在能量總和大到一定程度以上時(例如 4-6J),則對照射處的局部則開始有「補」養的效果。(註:此處之補瀉定義,與古典針灸所指的針刺補瀉操作意義不同,是從整體能量補充,以及症狀減去上來說的)
除了能量總和劑量的影響外,照射時間長度也會有所影響。依古典針灸的概念而言,低劑量照射時間越長(例如長達二、三十秒),越接近補法;時間較短(例如十秒以內),則可視為瀉法。
若想仔細調控雷射針灸,達到古典針灸所指的補瀉,或許得搭配 VAS 探測,並利用照射時間徐疾補瀉、劑量差異搭配子母補瀉法達成,或是善用灸法常用的原絡穴配穴法,對應處理。
重按與輕觸
針對局部病灶位處置時,重按可減少血流,減少紅血球吸收雷射能量,以增加病灶局部照射處的吸收劑量。
若是想要善用古典針灸刺脈調經的思路,則應盡量找尋脈動處輕觸照射,增加血管壁與紅血球吸收雷射能量,以提升經脈整體頻率共振治療效果。
RJ Laser 頻率訊息
至於 RJ Laser 系統輸出時能攜帶的頻率訊息,可視為補瀉法以外,再另給予身體的指令資訊,建議可善用 Nogier 頻率的對應治療範疇提升效果(如 Nogier A’ 減緩發炎、B’ 滋養細胞、C’ 促進血循、D’ 對應心理失調或倦怠、E’ 修復神經、F’ 紓緩憂鬱或情志精神、G’ 對應前額葉)。
或是 Reininger 經脈頻率精確打入想要作用的經脈。
抑或是 Bahr 指定作用深度或病位深度(可視病位對應採用 Bahr B3 表層/病在表或病於皮、B2 淺層/副交感/病於肉筋、B1 深層/交感/病於骨或病入裏),或可利用 Bahr 1、2、3 ⋯⋯等由淺至深,或由深至淺操作,來實現古典深淺補瀉。
給醫師的臨床推薦書目
現代醫療體系下的西醫師或牙醫師,如果想再深入瞭解古典針灸背後的治療思想與臨床操作,以及現代生物物理學、經脈醫學的概念,這裡列出幾本入門書籍供參考:
- 基礎針灸學概論與臨床指引,天下無疾《零起點學針灸》,
- 基本針刺手法與練習,王富春、馬鐵明主編《刺法灸法學》,
- 簡明的古典針灸小書,譚源生醫師,《緣術入道—開啟古典針灸之門》
- 詳細的經穴圖譜,可說是現代版《黃帝內經明堂》,坂元大海、原島廣至,《經穴大全》
- 現代醫學缺乏的生物物理學導論,張長琳教授《人體的彩虹:揭開中醫經絡與電磁場的奧祕》
- 脈診為古典中醫(如《針經》、《難經》、《傷寒論》)的根基,郭育誠醫師,《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中華經脈全球醫學會課程
以上推薦。特別是天下無疾的《零起點學針灸》,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發現與體會。
本文參考書目與資料
- 王富春、馬鐵明主編,《刺法灸法學》
- 張縉教授,《針灸大成校釋》、張縉名老中醫傳承針灸24式單式手法影片,【進退提插】 、【搖盤捻搓】、【掛彈飛摩】、【燒山火與透天涼(一)】與【燒山火與透天涼(二)】。
- 黃龍祥教授,《黃龍祥看針灸》、《經脈理論還原與重構大綱》、《中國古典針灸學大綱》、【人體調控之門的探與測——基於現代解剖學和古典針灸學的視角】、【經絡學說的形成與演變】講座、【古典針灸學的缺憾、謎題、猜想】講座、【輸穴主治的形成】講座、【經脈學說與扁鵲脈法的血緣】文章
- 王增濤教授,【古典穴位實體解剖結構探索】
- 陳曉輝醫師,《針經知行錄》
- 張長琳教授,《人體的彩虹:揭開中醫經絡與電磁場的奧祕》
- Carla Stecco,《人體筋膜系統機能解剖學圖譜》
- 郭育誠醫師,《上池之水—漢醫的祕密》
- 潘曉川醫師,《針靈 Spirit of Acupuncture》、經典中醫自洽體系課程
- 李國祥醫師,【人迎氣口脈法的研究】(《撥開迷霧學中醫 2》附錄)
- 譚源生醫師,《緣術入道—開啟古典針灸之門》
- 天下無疾,《零起點學針灸》
- 王偉全醫師,《注射肌動學課程 InK》,啟發本文之簡易解結診法
- Rayonex 台灣,《Raynoex 介紹》PS 10 系統手冊